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性情问题一直为我国古代哲学家所普遍关注,同样也是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高度重视的问题。总的说来,汉代经学一般是强调性情由天命而定,性情有善恶之别,强调教化的重要;魏晋玄学则强调性情是自然而有,完满无瑕,不需教化。材料中性情问题之争是(     
①一元论与二元论之间的争论
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
③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争论
④客观与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1941年,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粗枝大叶、自以为是的主观主义作风,就是党性不纯的第一个表现;而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则是一个党性坚强的党员的起码态度”。可见,培养纯洁的党性,必须(     
①发扬革命热情,重视意识作用
②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④秉持理论第一,用理论武装头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圣经》中记载,上帝用尘土(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观点(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
B.把上帝当作了绝对的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精神实体
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是宗教的科学的观点
4 . 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已经开始思考世界的本原问题。在湖北荆门市发掘出的竹简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记载:“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注:太一,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这一观点(     
①根源于先哲们充满智慧的思考
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物质形态
③包含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④与“心外无物”具有相同世界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①
2023-04-10更新 | 1031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文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他将道德原则和本原合为一体,建立了道德哲学体系,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社会的发展。朱熹认为“当初皆无一物,只有此理而已”,“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朱熹的这一思想(     
①带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倾向
②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
③包含有一定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④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机械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张载的太虚、太极、太和三个概念,历来是学者聚讼不已之处,这是因为学者们各自所秉持的立场不同。如朱伯崑秉持气化论的立场,认为太虚既指虚空,又指“世界的本原,即太极”,而太极“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至于太和则是指“气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而反对气化论甚力的牟宗三则认为,太虚是“清通无象之神”,也即是形而下的气的“超越的体性”,他将之称为“创造之实体”(creativereality),在其他地方,他又将太虚称为道体、神体、性体,而认为此“太虚神体之圆一即太极”。


(1)结合材料,指出朱伯崑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分别属于哪一哲学派别。
(2)结合材料,说明朱伯崑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的根本分歧,分析把握这一根本分歧的意义。
2022-12-27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