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译文: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3-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衡水教育集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
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问题展开的
B.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问题展开的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问题展开的
3 . 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下面蕴含的哲理与“天遂人愿”“心想事成”相对立的是(     
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③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
④超人的意志主宰一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6更新 | 749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二中云师高级中学、曲靖市第二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以天人感应为前提,董仲舒对“天、君、民”之间的关系做了权力等级的安排,天代表最高的意志,并且具有最高的赏罚权力,而君王在人间的统治权是由天授命而来。从哲学上看,董仲舒的这一观点(     
①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       
②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唯心主义
③正确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基本关系问题       
④认为君权天授,犯了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诗人汪国真说:“如果是鱼,就不要迷恋天空;如果是鸟,就不要迷恋海洋。”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     
②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③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某校高二学生小李在自主学习“唯物主义”时看到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B.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023-03-02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下列与本观点一致的是(     
①所有事物感知的存在都是存在于心灵内部的
②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③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④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是世界的本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8 . 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③“水是万物的始基”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3更新 | 93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朱熹和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朱熹主张“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而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否认心外有理。比较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可知(     )
A.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差异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B.朱熹和王阳明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
C.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朱熹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论体系
D.朱熹和王阳明观点的对立表明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10 . “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出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世界万物。”下列选项与题中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④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