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角度考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中国乡村的未来,持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规律,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战略决策,在浙江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从源头上彻底消除污染;探索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乡村建设先行示范、城乡融合先行突破;强化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数字赋能等关键支撑,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建成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带动478万农民就业创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

20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推进“千万工程”迭代升级,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融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唯物辩证法知识,阐明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逻辑。
2024-05-21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济南市高三高考针对性训练政治试题(三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2022年5月,北京某公司获得了本市首张载有二维码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过去要办10次,现在只办一次,“动动手指交材料,足不出户办证照”成为现实。

◆政策工具“精准滴灌”。江苏省注重宏观预测,做好政策组合,推进减税降费,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

第一梯队;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材料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意义。
2024-05-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东方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学业定位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的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下面为《意见》节选。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使用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建养老服务设施搭载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推广使用智能化人工替代设备。
拓展居家助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拓宽消费供给渠道打造一批让老年人放心消费、便利购物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
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国务院印发《意见》的积极意义。
2024-05-1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州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Z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系列创新举措,一幅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

◎优势共扬,激发产业活力。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推广“特色产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苹果、竹子、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品牌优势逐渐彰显;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平台,精准引进10余家东部知名企业,建成乡村振兴车间10个,带动约3000名群众实现就业;出台农产品跨区域销售等系列惠农支撑政策,统筹32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促消费活动,培育智慧零售等“互联网+”消费新业态;举办直播带货专场、电商产品对接会等活动,借助节日活动、体育赛事等契机开展扶贫产品展销活动。该县2022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73.6万元,村均收入约45.3万元,同比增长36%。

◎社会共治,提升治理效能。

该县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制度建设与为民服务功能配套同步、村民自治与村民小组自治联动,通过组建寨管委、成立乡贤会、统筹红管家、建立微治理等服务平台,全力构建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推进村民自治下沉到组。凡是产业规划、土地流转、股权分配、投资分工等涉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事项,均通过“支委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决议”的流程形成最终决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Z县激活乡村振兴活力的路径。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押新高考卷第14-23题 经济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盐碱地有望变良田】

我国盐碱地面积达1亿公顷,占世界盐碱地总面积的近1/10。我国研究人员以耐盐碱作物高粱等为材料,发现主效耐碱基因ATI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

(1)阅读下表,按提示在空栏处填写。
研究过程(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找出一个推理类型解释推理过程,以及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研究人员收集了全球各地352种不同品系的高粱,分析它们对盐碱的耐受程度。
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定位克隆到一个与高粱耐碱性显著相关的基因位点,命名为AT1。
他们将ATl基因从高粱中提取出来再转到高粱中,高粱耐盐碱能力减弱;而将该基因“剪切”后,高粱的耐盐碱能力增强。这说明AT1基因在高粱盐碱胁迫的响应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也就是说,缺失AT1基因的高粱更耐盐碱。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守住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就要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

☆国家保护农用地的法律不断完善,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制定了黑土地保护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等专门法律。☆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涉及非法占用农用地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公益诉讼案件。☆“一个好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依法保护农用地的典型案例。

(2)结合材料,说明怎样用法治措施保护好耕地。

【央企扛起政治责任】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投集团管理的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达337.43亿元,投资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过3500亿元。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聚焦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矿产资源、新能源应用、先进制造等领域布局投资项目,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盘活当地优质资源,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将优化投资策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结合材料,分析国投集团作为投资领域的“国家队”所发挥的作用。

【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

我国有不少特色村落,从豫西地坑院到湘西吊脚楼,从客家围屋到开平碉楼,传统村落形态多样。村落中所建的桥涵路街、亭阁庙宇,流传的风俗习惯、方言乡音,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近些年来,进城置业、移民搬迁对传统村落造成一定的冲击。文化和旅游部等多家机关联合发文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馆;等等。

(4)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阐释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2024-05-13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托特色产业提高发展质量

盘锦市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内容,出台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专项方案,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守住耕地红线,推动稻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依托特色优势资源,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开发“稻作人家”等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同时,通过抓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行“跨境电商+外贸”新型商业模式,着力构建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创建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石化、石油装备、农产品等国家和省级出口转型基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盘锦市是如何提高发展质量的。
2024-05-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押第18题 《经济与社会》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村山多地少,许多村民收入靠务工为主,是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为摘掉“穷帽子”,该村村两委干部在经济发展中求突破、在拓宽致富渠道中寻生机,瞄准生态养殖转型升级的“靶心”,上马建设生态共富养殖基地。生态共富养殖基地投用后,除村集体有固定收入外,还解决了近20名低收入农户就业问题。目前,该基地已与当地相关公司签订了《鹌鹑养殖基地合作意向协议》,采取“公司+集体+农户”养殖新模式,为村集体、农户和公司带来效益,每年光村集体租金收入就达12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村摘掉“穷帽子”的成功经验。
2024-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8 .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2003—2023年,“千万工程”20年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对建设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深远。

材料一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一本“民情日记”,载满初心。“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嵊州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掏出日记本,记下烦心事,拉近干群心。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完善‘民情日记’这一典型经验的内涵,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新时代“民情日记”,小本子升级成大数据。手机建档、线上接单、走访记录,急难愁盼早回应,关键小事快处理。

材料二   以文化人,塑形铸魂

让传统文化留下来,活起来:村民闲暇时,有了“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乡村剧团,周周有戏,清扬唱腔,余音绕梁——“多听名角,不生口角”。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聚会迟到,罚一曲;家有喜事,歌祝福,再也不闻吵架声。今日浙江乡村,家家户户,亮出乡规家训,村村镇镇,活跃百姓宣讲。文化礼堂建设,全省全面铺开,成为乡村标配,承载着“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运会”等品牌项目,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今天,浙江已有1.98万个农村文化礼堂,2.53万个农家书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民情日记”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知识,请你以感悟“千万工程”二十年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2024-04-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政治【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测试卷(重庆专版)01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村全面进步。要求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2023年2月,《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数字乡村建设情况,指出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和数字惠民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强调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立足本地发展实际,以信息化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线,探索形成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未来要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根据各地特色、基础、资源的情况,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提高效率。此次会议从加大推进力度和更加明确重点两方面对乡村全面振兴提出要求。未来各地各部门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会议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乡村振兴如何坚持新发展理念。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为建设农业强国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4-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