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1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政治试题

2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2016届山东淄博七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告诉我们(       
A.真理是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的B.每个认识主体只能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
C.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D.将不同认识相叠加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4 . 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362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5 .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       
A.不懂得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没有把握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
C.不懂得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D.否认了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
2022-06-25更新 | 5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浏阳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
6 . 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是种有目的的放下,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的活法;也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内心深处缺少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解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软抵抗。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7 . 芜湖铁画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近来,围绕芜湖铁画是否要突破“铁”这一载体的议题,继承论者强调传统工艺应保存,不宜盲目创新;而创新论者提倡突破传统的局限,努力创新。对芜湖铁画传承和创新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中都包含谬误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差异的制约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但丁: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达•芬奇: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塞纳克: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对上述各种说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都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须坚决反对
②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上述说法是否是真理应该因人而异,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他人经验与自身实践无关
④知识构成、立场和看问题的角度等不同,对事物看法会有所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8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1月月考政治试卷
2009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9 . 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2019-01-30更新 | 19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下学期六月考试政治卷
10 . 如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们对过失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B.过失是人的主观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大可小
C.过失是客观的、复杂的,其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D.受主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过失的看法会因人而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