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3-14高二下·甘肃兰州·期末
1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近日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A.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B.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并相互转化
2023-12-04更新 | 79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3-201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2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该观点(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3-03-17更新 | 274次组卷 | 92卷引用:2016届山东淄博七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乐观的人在每个危机里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里看见危机。”丘吉尔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不同主体对同一个认识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B.要在事物的整体联系中把握局部
C.矛盾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D.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2022-08-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4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告诉我们(       
A.真理是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的B.每个认识主体只能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
C.听取不同的意见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D.将不同认识相叠加就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362次组卷 | 45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9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6 .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       
A.不懂得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没有把握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
C.不懂得必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D.否认了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
2022-06-25更新 | 5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届高三政治古诗词、成语、漫画类选择题精选专项训练
7 . 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是种有目的的放下,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的活法;也有人认为“佛系”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内心深处缺少了前进的目标与动力,以“自我矮化”的方式来舒解压力,拉低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某种软抵抗。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佛系生活”有不同看法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8 . 诗人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不同人做出不同的选择,这说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决定实践结果     ③物质决定意识     ④人的认识受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限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0-2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郊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01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他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X射线”。事实上,在此之前,许多科学家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但他们只认为是设备质量问题,与X射线失之交臂。这说明了(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        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芜湖铁画是我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近来,围绕芜湖铁画是否要突破“铁”这一载体的议题,继承论者强调传统工艺应保存,不宜盲目创新;而创新论者提倡突破传统的局限,努力创新。对芜湖铁画传承和创新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中都包含谬误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差异的制约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