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41 道试题
1 . 下图是2013—2023年我国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对比情况。

下列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建议是(       
①健全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生产要素创造财富活力
②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精准性
④加快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倡导高收入者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11月,经报国务院批准,作为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电科集团与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信息的中国华录集团实施重组。中国电科与华录集团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网信与数字经济应用产业等领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协同性和产业链互补性。两大央企重组(     
①实现了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②能够优化关键技术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旨在发挥超大规模竞争优势,扩大产业规模
④可以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举行。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共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举办链博会的作用路径是(     
①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平台
③消除世界经济存在的贸易壁垒                    
④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衔接与融通
⑤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
A.①→③→⑤→④B.②→⑤→④→①
C.③→②→④→①D.④→⑤→①→②
7日内更新 | 25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如下图所示,劳动供给受“工作一收入”和“闲暇”因素影响: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劳动者对“工作一收入”的评价高于“闲暇”,愿用减少“闲暇”替换更多“工作一收入”;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劳动者对“闲暇”评价高于“工作一收入”,更愿意减少“工作一收入”而增加“闲暇”。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①闲暇的时间越长其效用水平越高,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的闲暇时间
②工资水平越高人们工作意愿就越弱,要控制社会工资水平的提高
③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合理增配从业者闲暇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④收入水平较低时,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可有效刺激劳动供给的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育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其构成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①按常住地统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994元,实际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75元,实际增长9.2%。
②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9.8%。其中城镇28.8%、农村32.4%。
③联合国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划分为: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材料表明,我国2023年(       
①居民消费构成多元,城乡消费协调增长
②人民生活整体富足,共富基础更加稳固
③经济增长动力显现,国际国内协同拉动
④共享发展领跑世界,国强民富基本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前级训4
6 . 2023年,我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此举意在(       
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拓展企业生产经营范围
②统筹投资与消费,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③加大政府干预,有效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④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2024年全国两会,超长期特别国债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这是我国第四次启动发行特别国债,社会高度期待其发挥出“特别”的效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措施带来的影响传导正确的是(     
①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增加国债资金投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②适度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夯实我国长期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根基
③宏观经济政策适度加力→直指关键任务或领域→匹配重大项目的长期资金需求→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
④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聚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大事难事→减轻企业财税负担→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政策利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贷款大幅增长;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制定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这表明我国(     
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
②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实体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展,企业经营风险有所降低
④实体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制度优势更加彰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国家强化金融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了宏观调控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2 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100题)
10 . 开放公共数据会降低数据资源的价值,公共数据要素的价值是由政府决定的。(      )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2 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100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