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51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跃升,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成熟,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也存在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参与者的收益分配原则尚不明确,应用潜力释放不够等问题。对此,下列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动,全面开放数据市场             
②完善数据资源体系,提高数据供给质量水平
③健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彰显分配公平             
④挖掘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繁荣数据产业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猜题卷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2024年开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指导辖内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积极开展灌溉作业、“一喷三防”(指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使用混配剂喷施,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气象预警等系列服务,开展高标准农田综合保险试点。截至2024年3月,河南全省农业保险承保夏粮作物6821.31万亩,为543.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15.31亿元。上述做法有利于(     
①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减少农民损失
②拓宽社会救助的渠道,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③提高农业保险运营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④强化保险保障服务,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     
①构成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
②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③是判断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准
④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广度和深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4年4月18日,湖北省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推进家电“换智”,研究出台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方案,支持家电生产、销售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完善“线上+线下、产品+服务、零售+体验”等模式,力争2024年全省家电以旧换新100万台。这一政策的作用路径是(     
①优化“以旧换新”消费环境
②扩大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需求
③助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④提振居民“以旧换新”意愿
⑤提高家电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⑥智能家电全面取代传统家电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⑥→②→③D.①→②→⑤→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发行超长期国债(     
①可以扩大总供给,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②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提振市场信心
③利于推动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④释放出积极的货币政策信号,稳定市场预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这既惠企又利民,将释放万亿级规模市场潜力。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传导符合上述预测的是(     
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增加先进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
②加快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完善公共服务,补齐短板→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加快生产设备绿色化更新改造→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给予优惠→降低商品价格,促进消费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农业观关注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关注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还关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其他环节,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发展大农业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发展适合大农业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动农业从种养环节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构建高质高效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大农业观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应如何通过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8 .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2024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从财政支出看,2024年,国防、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弥补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财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相关财政支出的作用路径是(     
①加大教育支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②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总水平→兜牢民生底线→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③加大卫生健康支出→推进医疗资源市场化→减轻就医负担→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④加大农业支出→激发种粮农民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冬天,哈尔滨因其冰雪旅游市场“井喷”而出圈。当地政府积极规划,进一步挖掘冰雪资源禀赋,串联上下游相关产业,把“冷资源”做成了文旅融合的“热经济”。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其中,采取游客“有求必应”举措,用丰富多样的冰雪“美餐”吸引各地游客“一路向北”,带动多行业共同发展。这带来的启示是(     
①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正确制定冰雪产业政策
②积极激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
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供给质量
④坚持先立后破的稳定性,促进现代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能够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5000亿元人民币。这一举措的作用路径是(     
①增加财政对促进技术升级的投入
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
③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④增强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能力
⑤推进重点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⑥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A.④→①→③→⑤B.④→③→⑥→⑤
C.④→②→③→⑤D.④→⑥→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