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中央财政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纳入中央财政赤字管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重点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等八个方面。本次增发国债(     
①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降低国家财政赤字率
②刺激了社会总供给,体现政府稳经济预期的决心
③提高地方纾困能力,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
④提升防灾救灾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三不”难题。“不愿转”,有的企业认为眼下还不到必须转的时候;“不敢转”,中小企业转型成本高、试错能力弱,对数字化望而却步;“不会转”,与大企业相比,众多“没钱、没人、没技术”的中小企业转型能力弱。下列解决“三不”难题的措施及其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       
①大企业带动→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提升上下游协同效率→解决“不会转”的难题
②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转型资金支持力度→打消企业转型顾虑→解决“不敢转”的难题
③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提高数字化产品价格→解决“不愿转”的难题
④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制定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解决“不愿转”的难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3更新 | 148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检模拟考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③在市场竞争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④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坚实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2更新 | 511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R&D经费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2022年美国、日本研发投入分别占GDP总量的2.8%、3.2%。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为增强国家发展力、引领力、生存力提供强大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动力引擎和战略支撑。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但还存在光刻机等35项关键技术“卡脖子”的情况。而部分国家加强关键技术管制,需要我们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而科技自立自强的唯一出路是自力更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10月,我国粮食对外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继与俄罗斯签订12年进口7000万吨农产品采购大单之后,又与美国签订未来5年内采购100亿美元大豆、玉米、小麦的采购框架协议,我国不断深化与各国粮食合作,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我国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缺乏比较优势,必须加强粮食对外合作

②粮食进口的多元化有利于规避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带来的市场风险

③我国走出去步伐日益坚定,积极融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④粮食合作满足我国需求的同时,也为世界粮食贸易注入持久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曾经被撂荒严重、亩产低等问题困扰的Y村近年来探索出一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致富路。

目前,Y村耕地面积6320亩。村里土地流转率超过96%,均用于粮食生产,建有高标准农田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是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Y村与四川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新品种数量最多的水稻试种基地,引进试种国内外优质品种340余个,筛选出适宜眉山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40个;坚持“现代、绿色、智慧”的发展方向,把先进适用的工业技术导入农业,用数字技术来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2021年,全村亩均稻谷产量达到680公斤,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结合材料和《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Y村如何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的?
2023-11-3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开始,我国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我国数据的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但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将聚焦提升8个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鼓励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可再生能源供电、云网融合、数据安全流通等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对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支持和规模化运用。加强数据中心上游设备制造业和下游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创新性应用等集聚落地,支持西部算力枢纽围绕数据中心就地发展数据加工等偏劳动密集型产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广大青年如何在经济浪潮中书写人生华章,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11-29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载人航天捷报频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电力专用芯片“伏羲”、极小径微钻、极小径铣刀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从重大工程到关键部件,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背后,都有中央企业的身影。由此可见,我国国有企业(       
①竞争力、创新力进一步增强,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长处
③扛起创新大旗,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④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4更新 | 761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例,长三角地区总部企业位于上海,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江苏南通、安徽芜湖等城市,电动机主要分布于浙江杭州、绍兴等城市,汽车装配则主要分布于安徽芜湖等城市,区域产业链的互补性很强。这种一体化发展布局体现了(  )
A.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战略B.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C.我国开放格局向国内国际双循环转变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城乡发展新格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2023年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数量为244家,比2013年增加了54家。中国企业500强的系列榜单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明显的行业属性,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呈现各自发展特色,共同支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国际化经营中都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动力。民企500强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7.51%,就业总数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1.5%。358家企业参与乡村振兴,329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再次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