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24日,在第28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以“标准提升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一批涉及食品、消费品、工业产品、安全生产、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国家标准。

在食品领域

《食品容器用涂覆镀锡或镀铬薄铜板质量通则》和《食品金属容器内壁涂覆层抗酸性、抗硫性、抗盐性的测定》等两项标准,解决了测定方法标准缺失,多个产品标准中对应测定方法不统一的问题。

在消费品领域

《钟表潜水表》标准进一步强化了潜水表在深水潜水中的安全提示作用和质量可靠性。《表壳体及其附件气相沉积镀层》标准提出了通过气相沉积工艺获得表壳镀层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在工业产品领域

《活扳手》《螺钉和螺母的装配工具命名法》两项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修订,满足了出口和内销市场对装配工具产品的基本要求,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了技术支撑,让更多“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

在安全生产领域

《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标准确定了作业人员四肢触及机械危险区的最小安全距离。《机械安全双手操纵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标准给出了双手操纵装置的设计和选择原则要求。

在跨境电商领域

《中小微企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管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质量评价》等4项标准及时跟进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遵循了外贸综合服务业务有关政策,规定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智能手机和陶瓷产品信息多语种描述、交易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布不同领域的国家标准的重要意义。
2023-04-18更新 | 302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元月联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2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实现碳中和(       )
①需要降低温室气体的减排标准
②能助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③可以解决现阶段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始终发挥着牵引性作用。

4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制度创新”“国资监管“分类改革”四个时期,2017年,全国的国有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了50万亿元,利润达到了2.9万元,进入世界500强的82家国有企业中,有48家央企,央企承担完成的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成果已成为国家名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完善收入市场经济体制,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及其改革提出了新任务,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进入新时代,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育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2022-06-2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1年,中国GDP万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升级和扩容,东莞成为新成员,成为我国的第24个万亿城市。以往GDP过万亿元的城市经济结构主要是第三产业占据最大比重,近两年的新晋万亿城市大部分增长动力是工业和制造业。近两年中国GDP万亿城市的升级和扩容(     
①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
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突出体现
③是我国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结果
④表明我国工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接续奋斗。

材料一       自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1)有人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已经迈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更高发展阶段;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某校团委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主题举行演讲比赛,请你列举三个演讲要点。
要求:①围绕主题;②逻辑性强;③学术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控制在60字以内。
2022-01-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面向未来,满足国内需求、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打造经济新发展格局的当务之急。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的客观实际
②解决国内供需矛盾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源泉和动力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与发展的方向,要抓住重点
④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的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读2016-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构成情况图,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注:从1994年起,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并且持续上升,直到2011年超过第一产业。
①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③乡村全面振兴极大地缓解就业压力             ④城乡就业人口差距拉大,就业形势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2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稳是基础,进是目标。党和政府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做好应对准备,特别是善于用好宏观政策这一“有形之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推市场“无形之手”发挥效应,有效化解经济发展中的复杂问题。2021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载人航天、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和新经济蓬勃发展,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CDP比重为38.6%;

数字经济增速达到GDP增速3倍以上,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关键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内消费持续回暖。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稳定器”作用突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货物进出口18.1万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7.1%、28.1%.25.9%。教育、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关切得到有效保障,“双碳”行动助力绿色发展,我们还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疫情之下这一份含金量高的成绩单来之不易。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取得这样一份含金量高的成绩单的密码。
2021-11-13更新 | 49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党100周年之际,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刷《重庆·1949》开演,该剧以实景再现革命志士为解放重庆展开殊死搏斗的宏大场景,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讲述波澜壮阔、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全新演绎“红岩经典”。该剧凭借高科技的舞台表现手法,带领观众穿越回那座黎明前的“山城”,领略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不仅有大写意的场面铺排,还有许多细腻的情感刻画,大大提升了情感温度和思想高度,触发每个人内心的感动。《重庆·1949》自开演以来,不但场场满座,还一票难求。

材料二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是革命者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领歌。在当代中国,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牢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重庆·1949》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
(2)“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科学理论的笃信笃行”,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021-09-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二)

10 .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山河震恸,举世哀悼。袁老曾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不能全靠进口。“粮食安全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在与外国出现纠纷时,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国际粮价波动等外部因素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2021年夏粮将迎来十八连丰收,给我们端牢饭碗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说说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粮食安全?
(2)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2021-09-25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邵东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