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汇率变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0年11月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最大自贸区诞生。RCEP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区。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下列影响路径正确的是(     
A.国内各产业扩大出口→海外市场盈利增加→我国相关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B.国际贸易障碍得以完全消除→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C.消费品进口规模和种类扩大→同类行业间竞争加剧→加速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D.自贸区内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汇率风险不断降低→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将持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美国国会参议院1011日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下列关于人民币加速升值对中美经济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美国对中国出口增加
②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 
③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对美国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中国对美国投资
④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跌落美国对中国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美国对中国投资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2-13高三·安徽淮南·阶段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亿美元)

注:近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德国是60%,日本是33%。由于受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和人民币升值等各方面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下降为9.6%。
材料二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加快出口基地建设、出口品牌的培育,进出口平台建设,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我国人民币币值和中国企业状况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根据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提出中国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的措施。
(3)根据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为什么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2014-10-11更新 | 5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淮南市示范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9.6%,以超出本场预期的增速迎来2017年“开门红”。对于1月外贸增速的“超预期”,专家表示,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价格的上涨,1月份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价格分别上涨81.3%、46.7%、110%。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因为国际市场的活力正在逐步恢复,全球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回升态势。另外,去年以来人民币总体上呈贬值态势,客观上也对出口产生了推动作用。从内部因素看,国家稳出口、促增长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为我国外贸回稳向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于外贸增速的“超预期”,专家表示,单月数据的波动,并不能代表我国外贸的整体状况。当前,原材料产品价格提升较快的态势可能会对国内产品成本形成一定压力,对今后的出口带来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支撑外贸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还必须在产品结构上下功夫,资源类产品出口比重要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要有所下降,真正把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增上来,我们仍须攻坚克难、加倍努力。


材料二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回收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全人类的共约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共同体伟大进程,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我国取得2017年外贸“开门红”的经济原因,并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继续保持外贸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提出中国方案的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弹性机制已然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头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4~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变动走势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下列两类企业产生的影响

企业类型

单位商品价格或
单位项目投资额
汇率变动前后单位商品价格
或单位项目投资额
变动前
变动后
出口贸易企业
183(元)
29.60(美元)
30.00(美元)
对外投资企业
6180(万元)
1000(万美元)
987(万美元)

注:假定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由100美元=618元人民币变动为100美元=610元人民币(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及对表中两类企业经营产生的影响。(假设影响企业经营的其它条件不变)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机电等发展比较成熟的企业产品出口受汇率影响明显。根据汇率变动影响的定量分析,人民币升值2%,作为我国出口大户的纺织业出口减少20亿美元;增加值减少90亿元,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出口减少14亿美元;增加值减少110亿元,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同时,国内企业都在寻求对外投资,收购海外品牌及技术,朝多元化发展。2015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总额达66亿美元,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已突破2008年704亿美元最高纪录,截至9月16日,中国企业宣布或完成390项总值770亿美元的交易,数量是上年同期的两倍之多。海外并购宗数和交易金额将创历史新高。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两类企业各自应采取的对策。
材料三:2015年,央行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在金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的突破。继续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尽快出台和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方案,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上将继续加大市场供求决定的力度,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人民币汇率双向弹性增强,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外汇干预,对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提高抵御金融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外汇干预”的合理性。
2016-12-1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双流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