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8 道试题
1 . 现阶段,我国数据产业生态距离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尚存较大差距,制约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的卡点堵点问题依然突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还需完善。为此,政府应当(     
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数据开发者的合法权益
②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通,构建开放高效数据市场
③健全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彰显收入分配公平
④加强数据要素全面定价,优化数据要素资源配置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今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三模)政治试题
2 .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新修改的慈善法将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下面对慈善法所增条款的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慈善法所增条款意图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设立慈善信托开展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①降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经营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国家鼓励在慈善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②提高慈善组织透明度和管理效率,提升慈善治理现代化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等有关部门将慈善捐赠、志愿服务记录等信息纳入相关主体信用记录,健全信用激励制度③提升相关主体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个人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向社会发布求助信息的,求助人和信息发布人应当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不得通过虚构、隐瞒事实等方式骗取救助④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卷政治(五)(重庆专版)
3 . 下图是2022年和2023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量方面,农村居民大于城镇居民
②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方面,农村居民高于全国居民
③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④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提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信息优化卷(五)政治试题
4 . 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率先提出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并以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康养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浙江样板。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     )
①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夯实养老保障服务基础
②通过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共享发展新理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23年浙江省经济发展情况表,表格内容体现了(     )
项目全省生产总值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
比上年增长6%13.9%10.1%6.8%
①浙江省居民收入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形成新优势
③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基本实现扩大内需战略
④物价水平总体平稳,避免经济出现大波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右图是2022年和2023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②我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③农村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④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信息优化卷(三)政治试题
7 . 2024年1月23日2时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震中5千米范围内平均海拔约3048米,抢险救灾工作遭遇严峻挑战。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救灾善款,党和国家要理顺分配关系,让中国特色的慈善发展道路行稳致远。关于救灾善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是第三次分配,通过慈善公益加强要素资源补给
②属于社会优抚,能通过市场化运作促进社会公平
③属于社会保障,能够满足灾区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④属于社会救助,在政府支持下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新高考选考信息优化卷(二)政治试题
8 . 下图是2013—2023年我国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对比情况。

下列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建议是(       
①健全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激发生产要素创造财富活力
②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精准性
④加快推动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倡导高收入者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下图反映202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构成。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注:2023年我国GDP为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202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821元和21691元。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①我国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同步且收入结构优化
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差距,应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③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是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构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④农村居民转移性净收入比城镇居民的多,其他项都低于城镇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如下图所示,劳动供给受“工作一收入”和“闲暇”因素影响: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劳动者对“工作一收入”的评价高于“闲暇”,愿用减少“闲暇”替换更多“工作一收入”;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劳动者对“闲暇”评价高于“工作一收入”,更愿意减少“工作一收入”而增加“闲暇”。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①闲暇的时间越长其效用水平越高,要不断增加劳动者的闲暇时间
②工资水平越高人们工作意愿就越弱,要控制社会工资水平的提高
③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合理增配从业者闲暇时间可提高工作效率
④收入水平较低时,通过提高工资水平可有效刺激劳动供给的增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重庆是高三三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