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近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确保安全温暖过冬。上述举措(     
①是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保障民生                                 ②旨在促进暖冬资源的合理配置,拉动经济增长
③体现了社会救助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④彰显了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指出,在初次分配阶段,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推动数据要素收益向数据价值和使用价值创造者合理倾斜,在二次分配、三次分配阶段,重点关注公共利益和相对弱势群体,防止和依法规制资本在数据领域无序扩张形成市场垄断等各类风险挑战。这一规定旨在建立(     
A.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
B.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C.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
D.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
2021·辽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20年10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预算法落地最为重要的配套法规,条例实施将影响几十万亿元财政收支管理,也跟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条例要求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一般性转移支付范围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力补助等。我国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旨在(     
①使各地方政府间的税收能力保持一致
②力求保证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其水平的基本一致性
③推动各地区实现经济稳增长和防范风险的长期均衡
④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缩小区域间收入分配差距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021-04-2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卷(辽宁卷)03
4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第三次分配就是指在自愿基础上,由个人或集体把收入的一部分以募集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捐赠出来用于扶贫济困,又被称为“温柔之手”。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旨在(       
①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慈善领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②培育积极健康的财富观,提升公众的社会责任感
③激活社会慈善资源动员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④优化慈善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体现了公民参与帮助弱者和完善自身道德的内在要求。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的意义在于(     
①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助力解决我国贫困问题
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④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共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10.4%,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3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的22元。此举
①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助于促使企业走出经营管理的“低成本陷阱”
③是为了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8-02-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按照我国《最低工资规定》,各省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27日,全国共有19个省市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全国最高,分别达到了1820元和17元。此举:
①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有助于促使企业走出经营管理的“低成本陷阱”
③是为了更好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坚强主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力量。2016,被视作国有企业改革落实年。
材料一       继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后,2016年又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同时.国企改革重要任务和方法的“十项改革试点”全面铺开,具体包括: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着,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中央企业兼并重组;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最终体现在国有企业业绩的提升,2016年l至10月,中央企业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政策性让利因素等
不利影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2%。一举扭转了连续18个月的下滑局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31.4亿元。同比增长0.5%.初步实现了效益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材料二       2016年是我国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务实推进的一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2018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直接接投资 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流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76.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6%。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出现一些新变化:如奇瑞汽车投责4亿美元在巴西建设汽车生产线;中国民营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兴建东方工业园,企业“抱团出海”。河北冀东集团与南非妇女基金等国际资本合作,在非洲建设水泥生产线国;汉能公司、正泰集团、振发新能源等企业在全球布局,设立厂站,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国际化并着手本土化经营等。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对固有企业业绩提升的主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说明我国企业是怎样积极主动开展田际产能合作?
9 . 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1/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②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