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我国分配制度建设正呈现出新亮点。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下列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③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
④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提升社会责任与公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2-26更新 | 193次组卷 | 7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有数据显示,仅2019年全年,我国共接收境内外款物捐赠达1701.44亿元人民币,捐赠总额创历史新高。其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同比增长4.88%,人均捐赠107.81元。捐赠等慈善事业(   
①有利于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缩小社会差距
②属于社会救助,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
③属于转移支付,主要由政府调节机制起作用
④属于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1更新 | 25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举措中符合上述要求的合理推导是(     
①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内需的适配性→激发消费热情
②扩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项目→改善营商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信心
③线上赋能实体商超→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补齐传统商业的短板→扩大消费规模
④落实共同富裕举措→实现了相对贫困清零→增加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释放消费动能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2-10-19更新 | 249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至2021年,新华网连续二十年推出两会热点调查。其中,“收入分配”共有十六次位列第一。在评论区,“收入分配”吸引了近9万网民留言互动。其中,工资合理增长、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等话题的参与度靠前,网民的活跃度也最高。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这就需要(  )
①进一步推进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努力缩小收入差距 
②推进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③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④劳动者积极履行劳动义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9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三省四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此举意在(     
①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激发资本要素活力                    
②推动创业创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完善再分配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                    
④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励创新创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革力度,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路径,推导合理的是(     
①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扩大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②能扩大中高收入群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国民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③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防范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④能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09更新 | 336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考试政治试题
7 . 典型的“橄榄型”社会,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往往超过60%。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3亿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也占全国人口的30%左右。加快步入“橄榄型”社会,需要(     
①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
②在初次分配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③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④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4-14更新 | 720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6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印发意见,部署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意见指出要完善经费补贴政策,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要健全企业保障机制,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学徒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材料表明(   
①职业培训补贴说明我国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育技术型人才
③健全和完善工资制度,实现工资正常合理增长
④企业按合同法规定支付的学徒工资属于初次分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1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政治试题(辽宁卷)
9 . “十三五”期间,财政持续发力,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我国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网继续织密织牢;租购并举住房制度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公租房保障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一座座体育馆、大剧院、图书馆拔地而起……上述举措有利于(   
①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②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③充分发挥财政作用,调控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④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2-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政治试题(辽宁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