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2018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表决通过.此次改革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每月的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这些改革有利于
①减轻企业税负,加大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
②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减轻居民个人税负,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④减少财政收入,实现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2-12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单元测评(B)
9-10高三·贵州黔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某市大型超市销售的牛奶制品主要由甲乙丙三家牛奶公司提供。由于竞争激烈,三家公司采取了以下行动,以便更多地获得市场份额。这些行动中合法的是 ( )
A.轮番降价,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B.联合行动,在同一时间提高同一产品的价格,以获得高额利润
C.发放调查问卷,说明竞争对手的产品已存在及可能存在的缺点
D.搞促销活动,购买四袋鲜奶赠送一袋酸奶
2019-01-30更新 | 907次组卷 | 8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单元综合测评3 就业与创业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等九省(市)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这一试点有利于
①释放更多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盘活银行的信贷资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③提高政策操作灵活性,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④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营改增”试点改革五年来,国家就此共发放了1.61万亿元减税“大礼包”,有专家对此表示,这放的是“水”,收获的不仅仅是“鱼”。下列传导过程能够准确反映专家观点的是
A.避免对同一经营额重复征税一推动社会分工一产业升级一经济提质增效
B.减轻对所得税的征收一维护税收秩序一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一增强调控能力
C.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一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一推动民生发展一构建和谐社会
D.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一推动经济发展一拓展国家税源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5 . 中消协发布11”网购商品价格调查报告称:非预售商品中超七成在11”当天不便宜,电商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现象非常严重。对这类电商的行为,下列评价或提醒正确的是
背离了诚实守信的原则,破坏公平交易
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价格上下波动
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盲从消费
应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依法规范经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173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101日起生效。
材料一:2016年6月、10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每次审议后,都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网络征求意见先后历时3个月,《民法总则(草案)》一度成为“网红”,共有15503人次提出70227条意见。2017年2月13日~14日,法学专家学者对《民法总则(草案)》稿进行了最后审议,提出了100余处修改意见。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施行。从起草到施行,《民法总则》体现了“开门立法、汇集民意”,有利于公民对民法的理解,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民法总则(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原因。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施行,在中国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民法总则不但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也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法律保障。近年来,各地不少农村引入公司化运营机制,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法总则专门设立了“村委会也是特别法人”,帮助他们更好开展经济民事活动。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交易方式和类型不断创新,诉讼时效延长到3年,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为应对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发展需要,民法总则扩大了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既能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又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民法总则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
7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H省根据当地实际,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等多部环境管理法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借助于本地的重点景区,将文化旅游做大做强,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从单一的传统产业向三大产业的全面拓展;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行动等,使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终于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H省是如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促进其经济发展的。
材料二 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369名热血青年响应号召、挺身而出,誓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忠诚华章。毅然决然放弃高考、奔赴坝上的“六女”,发出铮铮誓言“林场还没有建成,死也要死在坝上”的老书记王尚海……正因为他们视使命如生命,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才成功建造出总面积112万亩、资源总价值202亿元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华北地区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称塞罕坝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塞罕坝人的先进事迹给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何启示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蕴含丰富的哲学智慧。请列举两个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关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采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为更有利的结果。
成功运作PPP模式的必要备件:政府部门的有力主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材料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注重市场和法治手段、也注重加强诚信建设。目前,国家发政委主任徐绍史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我们没有“大水漫灌式”刺激总需求,而是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从去产能来看,政府从一系列制度供给入手来深化改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市场的适应消化能力在增强,除了钢铁、煤炭行业之外,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的去产能也在自觉推进,主动减量、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今年去产能要利用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手段,要有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更加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还要严厉控制新增产能,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僵尸企业的退出关停,同时,除了钢铁、煤炭之外还会再扩围,有一些产能利用率很低的过剩产能比较严重的领域也会被纳入去产能的范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推广PPP模式的合理性。
(2)结告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9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二权分离的基础上,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实行“三权分置”并行
①意味着在农村可以流转土地所有权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开展农业分散经营,增强经营灵活性
④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0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年均接近10%的经济增速,成为人均国民收入接近6000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一个相对健康的长期增速,对于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强民富至关重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角度看,要实现“国强”到“民富”的转变必须
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奠定民富的物质基础
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