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为进一步助企稳岗,我国大幅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由60%最高提至90%,大型企业由30%提至50%。2022年全年,各级人社部门共向787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497亿元,是2021年的2倍。这一政策的实施(     
A.发挥失业保险“兜底”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B.旨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保障企业盈利水平
C.助力保市场主体,弱化市场优胜劣汰功能
D.缓解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助力保障基本民生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叠加国内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可期: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提升创业创新包容度,将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将是今年对资本监管的主线;资本市场改革,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是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两周年。两年来,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共355家,近9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近6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超5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84家公司实现市值翻番。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在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方面,今年,证监会将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各负其责,与相关方面共同建立健全有效控制资本消极作用的制度机制,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形成行业监管与证券监管的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资本市场改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2022-12-06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3 . 材料一   多年来,招商引资对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甚至出现了“内卷化”现象,带来了多方面不利影响,一些地方不顾本地实际,盲目跟着市场热点和科技热点进行招商,加剧产业同质化竞争,这种同质化竞争析生出如下新的问题:一是出现互挖墙脚、相互拆台等乱象,扰乱招商市场秩序;二是出现盲目引进的新产业项目水土不服,难以在当地扎根成长,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三是言目引进的项目一旦失败延误了本地宝贵的发展时间,部分地区盲目攀比优惠政策,来持“你有我也有,你给我也给”原则,出台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如租金优惠、投产奖励、融资支持、专项扶持等,但部分政策并不具备实施条件,造成较严重的政策负担。这些超出自身负担能力的公共投入,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带来较严重的财政负担问题,甚至可能引发地方系统性债务风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如何打破招商引资的内卷化现象。

材料二   今年以来,毕节市深入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部署,统战部门牵头创新谋划开展统一战线“聚力行动”,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凝聚民企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毕节积极构建“1+9+N”工作格局,成立“大统战+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全市9个县(市、区)组建9支招商分队,加强整体布局和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形成上下统筹谋招商、左右互通抓招商、丰富形式促招商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毕节精准对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重点联系的民营企业、会员企业、领军企业、行业商会等,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信息库,首批入库企业303家,为用好“统战+”力量,推进招商工作高质量开展,毕节还充分发挥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智库”作用,论证招商推介项目;通过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机制,组织开展集中招商或展会招商; 挖掘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资源力量,联引更多民营企业到毕节投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统一战线在毕节市构建大招商格局的优势。
2023-09-08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4 .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可以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种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逐利行为,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这告诉我们(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维护公平竞争
B.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严格遵守市场规则
D.要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具有双重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一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气候政策。早在2011年,我国即已在广东等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试点省市的主要做法是:①主管部门将符合标准的企业确认为控制排放企业;②每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配免费碳排放配额给企业;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数量超过免费配额,可以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购买超出配额的部分,反之,则可以出售盈余的配额。配额交易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波动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收入,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材料二   为了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早日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从排放单位确定、配额分配与登记、排放交易、监督管理及处罚等方面,对碳排放权交易作出规定。


(1)假定企业持续经营,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对控制排放企业的经营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概述生态环境部出台管理办法的原因。
2021-06-12更新 | 638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政治开学摸底考试卷》03(江苏专用)
6 . 地方政府为挖掘消费潜力、提振经济,以电子消费券形式给居民发放消费补贴。政府发放“消费券”(     
A.是基于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
B.表明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宏观经济
C.是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需求
D.表明政府通过初次分配理顺分配关系
2020-10-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