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内在联系可用下图表示

分析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品价值的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生产者是否获利与供求关系密切相关
③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④市场可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对下列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企业纷纷引进机器代替人工——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②房地产投资过猛且势头不减,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力——价格变动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西红富士苹果的大丰收迎来的却是低价处理——其他条件不变,供给增加,价格走低
④政府对玉米种植户发放财政补贴和专项奖励,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市场调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8-12-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3 .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国家深化价格改革意在(       
①运用法律规范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
②发挥“看得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人、财、物的合理配置
④发挥价值规律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近年来,我国着力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价格形成机制,坚决放开竞争性领域和环节的价格,灵活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将价格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A.保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B.发挥我国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性作用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
5 .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对钢铁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基于工序能耗的阶梯电价政策。这一举措
①是消除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必然要求
②旨在发挥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体现
④正确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下表为2018年上半年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部分)。该价格的制定
用水类型居民生活用水洗车用水
≤5m3>5m3有循环用水装置无循环用水装置
价格(元/立方米)2.003.003.005.00

①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②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③弥补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④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8-09-0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市场中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政府调控机制
B.利益分配机制
C.市场准入机制
D.价格、供求、竞争机制
9 . 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非常活跃,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全球领先,但同时人工智能这种新技术与教育、医疗、客服、家居、穿戴设备、机器人、电子商务等各行各业结合,对传统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将促进各领域产业的蓬勃发展。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引导科技新潮流
③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④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对政府而言是要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政策手段包括简政放权、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引导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通过创新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
材料二       投资、消贷、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属于“需求侧”的三大需求。而与之对应的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不惜重金、舍近求远追捧国外产品,其背后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而是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中国人对消费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房地产、医疗、教育等产业普遍存在的“供给抑制”也是造成当前买房难、入学难、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供给侧改革”需要政府如何履行职能。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