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15分钟”,标示着时间的尺度,更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美好生活的刻度。G市在城市建设中全力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按下“加速键”;推动社区“党建联席会”“共治委员会”全覆盖,健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社区大小事,居民来商议。为了使15分钟生活圈满足居民的多样需求,G市某社区积极搭建社情民意窗口、居民议事会、居民议事廊,开通“微心愿”等平台,还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开通“全程代理”、网上预约等便捷化服务,实现居民足不出户“能办事、办成事”。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对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启示。
2 . 欣赏下图。把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     

①引领了自治合力,是国家加快转变职能的表现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夯实了基层自治基础
③激发基层自治活力,推进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④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基层治理正确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区社区治理项目"聚焦服务创制赋能构建基层共治共享新格局"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评乡镇(街道)服务管理类的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该区整合设立"六办三中心",回收街道原承担的经济职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将区级事权下放街道,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推进执法力量下沉。深入推进“1+8+N”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在各街道试点开展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策划各类积分制实践活动。推行“居民小组自管模式”“四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征集活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三一两全”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三一两全"。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评价范围。围绕生活便利,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15分钟便民服务圈”项目纳入全区整体规划布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该区是如何积极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的。
2023-04-30更新 | 1050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素养大赛政治试题
4 . 某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街道居民议事新模式,用“小板凳”代替“主席台”,用干部“走下去"代替"群众跑上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会议成员、辖区片警、村两委成员等利用闲暇时间,与村民促膝长谈,使民声、民意、民怨得以合理表达,并实现良性互动,该区的做法(     
①创新了基层治理形式,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民主
②有效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作用,密切了干群关系
③创新了基层组织方式,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④探索了社区事情居民定的模式,实现自治与法治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多项政策文件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目前,辽宁全省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和63.9%。聚焦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沈阳市某区民政局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构建以社区为单元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充分调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通过认领服务事项、帮扶结对子等措施进一步激活社区养老活力,形成以社区为单元的一帮一、多帮一、多帮多的养老互助体系。组建由党员、社工、网格员以及爱心人士组成的“幸福来敲门”志愿服务队,紧扣生活、情感需求,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点对点”敲门方式,帮助老人解决急事、难事、烦心事。建立定期巡访探视长效机制,使独居老年人身体健康有人关心、日常生活有人照看、疾病意外有人帮助,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地是如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
6 . 某社区构建保障社区治理的“一社三会”(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治理机制,收集居民需求,服务好居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把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这一新机制(     
①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②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完善社区治理体制
③坚持党群同频共振发展,扩大群众政治权利
④推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治理效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权责不清、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等难题,某社区探索了“社会治理合伙人”机制(见下图),将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六方主体全部纳入治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攻克社区顽疾。该机制之所以能破解治理难题在于(       )

①各主体共商共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②形成平等互利合作关系,利益上不再有差异
③调动各主体热情,共同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
④党组织有效统筹与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合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 .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规划开展“转作风、提标准、抓落实暨党建质量提升年和深化年活动”,制定实施“工作标准八条”、“绩效考核”、“村居财经管理”等办法,探索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绿蓝橙红”动态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建设“街道党工委、片区党委、社区党总支、网格支部”四级组织架构,设立“社区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党群e家会客厅、社区居委会、网格服务站”四级治理网格,构建协商共治、综合服务等平台,发挥信息化驱动作用,以信息化智能化提升政府回应能力,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该社区治理模式(     
①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夯实了新型社会治理组织基础
②是实现基层“善治”的最有效手段,应在全国推广
③创新基层治理,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细化水平
④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扩大了基层民主的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某地通过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问责等机制,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村(居)民会议以及群团组织、治保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市民公约等自治规范的作用,使大量矛盾和问题妥善解决在基层。该地的做法(       
①便于村(居)民有效制约基层行政权力的行使
②发挥了村(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③让村(居)民体会到了民主决策的意义和价值
④是村(居)民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国际化社区。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化进程
B.完善基层民主,提升居民幸福感
C.发挥社区基层政权自我管理的功能
D.赋予社区群众广泛民主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