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茶馆”服务“大民生”,一杯茶间,社区里那些难办、急办的事能得到妥善解决。和顺茶馆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的一间多功能茶馆,除了喝茶聊天,这里还定期开设“百姓议事会”和“民意收集站”,针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社区群众、贤人、社工等各界人士共商共议共解并收集反馈;设置“和顺大讲堂”“初心课堂”等,每周固定时间邀请道德模范、社区能人等先进典型在茶馆内摆设讲堂,开授文化宣讲、初心回顾等课程。公检法司等法治力量下沉社区也在和顺茶馆,组建法治队伍、提供“法治茶点”、设立巡回法庭等,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调解和咨询、“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小茶馆”是如何服务“大民生”的。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4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考察时强调,“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十多年来,沈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明确将“两邻”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向,在一点一滴中增强社区居民安居和美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沈阳市双路社区,党员贴近群众,党支部带动全员。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的爱心帮扶“一元钱工程”,居民们每天为社区困难学子捐助一元钱,积小善为大善,帮助了十余名学子求学成长。沈阳市还以数字技术聚焦“善”的作为,缩短“伴”的距离,把大数据分析运用到政策发布、意见反馈等服务领域,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加智能精准、便捷高效、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让群众不出小区就可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沈阳市强化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体意识,推动居民、社会组织、志愿者、公益慈善力量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在社区全覆盖建设“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司法、信访干部、公安干警等担任工作室成员,将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困有所扶、幼有所养、老有所依··一桩桩民生小事,却是解民忧、经民困、暖民心的民心工程。沈阳市筑牢根本的民心工程,夯实社区建设的中国式现代化基石,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沈阳市探索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
2024-05-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某班学生以“画好最大同心圆,奋力开启新征程”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搜集到以下资料:

川渝两地人大同频共振,唱好“双城记”

川渝两地人大同心向前,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走深走实。2021年7月1日,首部川渝协同立法项目《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与《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2023年6月,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共同开展执法检查,对两地营商环境进行深度“体检”;2023年7月,川渝两地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进行专题调研,多位代表呼吁尽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

材料二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如今,青年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不同的领域书写着自己的青春。“青听”议事厅是某地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最新实践。

“青听”议事厅大事纪

停车难问题困扰了小区多年,部分居民为了争一个停车位常常吵得不可开交。针对停车难的问题,青年议事厅开设调解专场。

议事厅内,坐满了提“诉求”的居民,我们也邀请了街道党工委、党建办、管理办、物业公司,通过居民问题诉说、现场讨论、经验分享、难点分析、专家点评等环节,一起为如何破解小区停车难问题集思广益。

经过数次协商调解,《某社区车辆管理实施方案》获得居民高票通过,达成了“党建引领、形成合力,加强管理、盘活边角,限量进入、错时停放,共享停车、优化资源”的共识,青年议事厅调解告捷。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川渝两地人大是如何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川渝智慧和力量的。
(2)结合材料二和大事纪,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阐述在基层治理中“青听”议事厅生动实践的价值所在。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S社区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四治融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该社区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积极完善自治体系,提高治理水平,深化居民自治,充分发挥居民“巡视组”、街巷“红袖章”、红白“理事会”等基层力量,培育志愿服务团队,激发基层治理活力;长年聘请律所公益律师、社区派出所干警为法律顾问,引导居民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依托自治章程,发挥社区“大喇叭”、群众“图书屋”等文化载体的作用,引领风尚,改善居民精神风貌,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S社区的做法对各地做好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启示。
2024-05-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科试卷-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街道党工委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创新议事模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居民议事厅”
“我们想增加绿地”“想给孩子建点儿童游乐设施”……为更好解决居民诉求,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社区居民等通过居民议事厅进行多次意见征集,最终确定环境提升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社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社区合伙人”
某小区出现水质发黄现象,物业常规治理收效甚微。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组织居委会、业主、物业公司、区水务局等六方责任主体,召开合伙人会议,制定了科学的解决方案。经过科学治理,社区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红色联系卡”
王奶奶通过社区发放的红色联系卡(各部门联系人电话卡片与“包楼”干部取得联系,反映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希望社区帮助解决用餐问题。社区书记与“包楼”干部共同帮助老奶奶与老年餐桌服务单位取得联系,最终解决了后续就餐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街道是如何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的。
2024-05-1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法、路径、机制、平台,涌现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M村在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上,走在了前列。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曾经熟悉的本村村民被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将婚姻家庭、邻里、债权债务、土地、山林等生活生产矛盾和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打造孝贤文化,开展“孝贤家庭”“十佳好家风”评选活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搭上互联网快车,小山村联通大世界,以手机屏为终端,将身在各地的本村村民与留守村民连接起来,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在线上汇集村民意见,进行精准研判,实现基层治理事半功倍,精准有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法治、德治、教治对乡村自治的积极意义。
2024-05-13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政治试卷(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024年2月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审议了委员长关于提请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草案。

材料二   2024年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材料三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把“家门口”的事儿带上了会场。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社区考察调研,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定方向、提要求。某老旧小区打算加装电梯,由于不同楼层资金分摊、低楼层担心遮光等问题难以统一意见,于是居委会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坚持“大家事、商量办”,发动社区工作者、党员、青年学生等入户宣传,张贴海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社区多次组织街道、有关的区直部门、居民等多方召开联席会议,就费用分摊、服务范围等问题征求建议,最终达成共识,安装了电梯。居民在电梯加装过程中,主人翁意识更强了,纷纷参与宣传、监督等工作,“社区事、大家办”的社区大家庭意识进一步增强。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是什么关系。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
(2)根据材料三,结合《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假如在你居住的区域内遇到类似难题的时候,你作为居民代表,将怎样行使你的基层治理权利。
2024-05-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学校卓越联盟发展计划项目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某区推动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写入居民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章程规则,落实社区各类组织向党组织述职、重大事项汇报制度,推行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城乡基层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作用。摸索建立了“325”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即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基层网格主力军作用、提升群众助力效能,强化社区三种耦合力量;依托“群众汇报会”和“协商议事会”两个居民自治平台,进一步激活社区微细胞,提升自治新动能;坚持为民、便民、安民,推进“民忧菜单”、完善“民情地图”、制定“民意闹钟”、设立“民声板凳”、交付“民心钥匙”等五大基层治理项目,将治理重心下移到小区、服务触角延伸至楼栋,切实解决居民实际需求,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构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格局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请为该区打造未来社区样板提供两条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S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社区治理难题,创新打造“五邻驿站”。以下是具体措施:

☆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楼栋长”红色主轴,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制定“双联双带”事项和责任清单,采取1名委员联系5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20名群众的方式,推动党员带头发展、带头服务。

☆线下搭建“党群服务驿站”等民意收集平台,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定期到民意收集点开展民意收集20次,定期梳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居民所需,汇聚居民智慧。

☆建立“红色议事厅”“议事小广场”等场所,组建“联户长+网格员+支部书记”铁三角议事小组,健全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分办落实、监督反馈等议事机制,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

☆以“红色议事厅”为依托,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代表召开议事会5次、居民代表会8次,结合公共秩序、风俗习惯等情况制定村规民约、楼栋公约等自治章程10份,实现自治章程全覆盖。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明S社区是如何进行社区治理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调研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乡村治理成效,龙岩市某校学生深入基层,收集和整理材料,了解某村成功打开“乡村治理”之门的“密钥”。

密钥一

该村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探索党建新模式,开展“党建联盟”结对共建活动,实现党支部的引领力全面提升,为乡村治理指路导向。

密钥二

该村建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四会”组织,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营的多层次基层协商自治格局,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经多方协商修订了符合本村实际且可执行的《村规民约》,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有效实施并深入人心,引导村民提高了自治能力。

密钥三

该村设立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点,提供便捷的法律基本服务和咨询,建立法治宣传工作最小网格群,成立由村书记任村网格长,村两委包组,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包户的分级网格化制度。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积极培育人民调解员,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共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成功打开“乡村治理”之门的“密钥”对我国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的启示。
2024-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