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湖,备受期待。某市人大代表经过调查走访,在该市人大会上提交了《关于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经该市人大讨论通过后,将该议案交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单位承办日前、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督办组对该建议的实施进行督办,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
2024-04-24更新 | 51次组卷 | 4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70年征程,70载荣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为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材料一   上海市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家站点”落实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浦东新区人大将立法触角覆盖各重点区域、主要行业、相关人群,先后开展多场立法需求征集座谈会,听取托克投资、叮咚买菜、喜马拉雅等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经营发展堵点及相关立法需求。崇明区长兴镇人大代表之家针对村民公共交通“出行难”,组织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巴士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起出谋划策,交通运行线网得到优化;中兴镇汲浜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向镇人大提交书面意见,在较短时间内就架起一座便民桥,辐射周边带动文旅消费,也激发了该村的内生动力。

“家站点”,各擅其长,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持续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上海市如何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效能。

材料二   2024年3月13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扎实做好高质量立法、高效能监督、高水平代表工作,进一步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2)某高中思政课堂上,围绕“辽宁省人大应如何为打赢攻坚之战贡献智慧和力量”议题开展讨论,请你结合材料二,帮助他们撰写一篇发言提纲。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字数150字左右。
2024-04-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政治试卷
3 .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京开幕。会议审核并通过了国务院、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
②民主集中制是人大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结构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14更新 | 429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阶段测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3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指出,首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首次听取审议金融工作情况报告,首次听取审议国家监委有关专项工作报告,首次开展对“两高”专项工作报告的专题询问……这四个“首次”彰显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履职的根本原则
②勇于直面问题履行全国人大最高监督权
③标志着新时代的人大监督工作迈出新步伐
④不断创新和完善执法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2更新 | 413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4年3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施行40余年的国务院组织法完成首次修改。此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对修订草案进行两次审议。此次修改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该法,进一步健全国务院各项制度,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由此可见(     
①全国人大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③修改国务院组织法有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2023年以来某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三留守”、涉法涉诉等人员的专项排查,关注涉及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的特殊群体,目前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4场、“三非”人员管理专题普法6场、矛盾纠纷调解25次,受教育群众800余人。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②通过健全代表联络机制,能够保证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乡村普法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④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工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近十年,全国人大进一步推进了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比如156位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着439名全国人大代表;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也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代表机制,基本实现了联系基层代表全覆盖。该举措表明(       
A.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宽人大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人大履职责任感
C.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
D.促进各专门委员会参政议政,完善相关议案
8 . 2023年1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名单公布。全国政协34个界别中,“环境资源界”首次亮相。从人员构成看,环境资源界85名委员的背景涵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海洋、林业、地质等多个领域,三成以上是专家学者。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该界别委员建言献策高度聚焦“环境资源”主业,不断提出真问题,找到好办法。由此可以看出 (       
①政协作为政治联盟,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
②政协委员通过行使提案权,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③政协委员聚焦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
④政协完善协商议政的内容,切实履行职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Ⅱ)考试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发力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正由重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很多地方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转变,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正由灌输、自发转为自信、自觉。

◆生态之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税收支持,同时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离不开14亿多中国人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

◆生态之治彰显中国之智

材料二   “生态之治”的根本在于“中国之制”,“生态之治”彰显“中国之智”“生态之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生态之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组合拳”,共建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你如何理解“生态之治”中彰显的“中国之智”。
10 .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施行。该修正案对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从14周岁下调到12周岁。并对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罪,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等确定罪名进行了补充、修改。某校法治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讨论。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贯彻了依法治国原则
②修正内容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科学立法
③修正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刑法作为根本大法在保护人民方面的作用
④刑法修正有利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落实罪刑法定原则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0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佰圣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