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 道试题
1 . 2023年,某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涉法涉诉等人员的专项排查,关注涉及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经济纠纷等矛盾突出的特殊群体,目前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专题普法、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这表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②通过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有利于人大代表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系列普法活动的开展,为创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贡献人大力量
④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帮助地方政府推进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考试政治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的“两会制”,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团结、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重要政治制度。

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吹响“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号角。广东省政协连续多年聚焦“绿美广东”的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多份提案,相关建议被写入2023 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 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包含“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内容在内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14日,   “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东样板作出人大贡献。

两会,因“不一样”而丰富精彩,因“一样”而踏实厚重,异曲同工唱响“绿美广东”主旋律。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加以阐述。
7日内更新 | 5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审查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大会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作出修改;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

结合材料,说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
2024-05-0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不定项选择)近期,有市民反映重庆部分二手车市场存在以次充好、空白合同、套路贷款等现象,市人大代表张先生就此在市人大会议上提出《建议尽快完善二手车市场经营机制》的议案。材料表明,人大代表(       
A.关注民生热点,为民直抒胸臆B.提交整改议案,行使决定权
C.履行法定职责,不负人民重托D.代表人民利益,行使监督权
2024-05-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表决通过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了“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有一套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政治制度。我国政治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越性,关键就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民心民力,把发展蓝图变成现实;同时它注重加强监督,推动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截至2024年3月8日12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298件议案,其中,代表团提出26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272件。这些议案全部交由相关国家机关办理并答复,有力推动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人大制度的优势和人大代表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在广泛听取中央有关部门、群团组织、省(区、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586条意见。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初审。会后,法工委再次征求意见、实地调研,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以法之名激发爱国主义伟力的。
7 .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初,省民革、省民盟、省台盟及一批省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产业兴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系列提案。省长王伟中专门选定该系列提案作为牵头督办重点提案,多次研究部署推进提案办理工作。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的形式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④我国行政机关执行和落实人民政协的有关提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8 .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就提出“党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后多次强调“党领导一切”的思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       )
①党中央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②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
④中国共产党具有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作用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

9 . 针对部分人大代表对司法工作尤其是基层司法工作不熟悉的实际,某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把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延伸至司法工作的基层末端,试点在基层司法机关设立“专业社”的人大司法监督联络站。联络站邀请人大代表开展旁听评议案审、监督案件执行、参与调解等履职活动,为人大代表知情知政、开展监督提供了便利平台。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把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延伸至司法工作的基层末端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政治与法治》后,以法治中国建设为主题办了一期展板,下面是展板中的一栏:

执法检查是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的简称,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享有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自1993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开展了152次执法检查,选题涵盖经济建设、民主法治、文化科教、社会民生、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

法律

检查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农业法开展了十次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在不同时期,针对当时较为突出的农业投入不足、农民负担过重等问题,推动法律实施主管机关改进工作,使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93年、1995年、1996年、2016年和2022年对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推动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法律,依法治理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开展执法检查,推动以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学技术普及法开展执法检查,围绕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人大代表、科普工作者、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法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阐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的意义。
2024-01-1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