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公筷”的传统比较悠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分餐制”。“一菜一碟一碗筷,文明用餐呱呱叫”。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再度倡导使用公筷能有效防止“病从口入”。可见“公筷”文明(     
①展现世界餐饮文化的多样性   ②既有历史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文明的要求
⑧必将有力推动各民族餐饮文化走向趋同融合   ④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 .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该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1989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人节。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这表明(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中华传统节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③民族节日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④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彰显当今时代特色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A.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B.汉字是世代相传的,表现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C.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符号之一
4 . 2020年6月13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围绕“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各项活动,让千年文物重现风采,为残损器物恢复原貌,给古老遗址找回昔日光华 ……文物修复师们秉持专业与耐心,守护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修复文化的过程,不仅在延长文物的生命,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保护与修复的过程也是研究文化中蕴含的科技与历史、记忆与技艺的过程,是提炼文化基因的过程,使我们更认同、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体现了(          
①文物体现历史,文物可以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②通过文物修复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之美   
③在文物修复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④在文物修复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等活动分享丰收的悦。从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
②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强化文化的同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2-15更新 | 155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五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0-11高二上·湖北荆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A.语言文字B.民族习惯
C.民族遗产D.民族节日
7 . 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 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兵器的代表,是中国著名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龙泉宝剑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文化遗产(        
A.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是指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历史、审美价值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应该给予保护
D.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应该给予保护
2020-11-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       
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②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28更新 | 408次组卷 | 42卷引用:西藏拉萨那曲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①“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11更新 | 5649次组卷 | 114卷引用:西藏林芝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19年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以“非遗曲艺、薪火相传”为主题,通过展示北京评书、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推进了曲艺类非遗传承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各地区文化交互交流
①是中华民族风俗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增强了传统文化鲜明民族性的特征
③能够增强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④有利于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