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5日,“和合共生,文明互鉴”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日报社、国家文物局、亚洲新闻联盟共同主办,来自亚洲主流媒体、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及有关机构、驻华使领馆、高校等嘉宾200余人与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近年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如果请你给写一份“保护文化遗产”的倡议书,需要用到的文化知识有(     
①文化保证人的成才
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3.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     
①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化
③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4-04-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举行

2 . 本届文化节以“龙腾盛世·万物‘福俗’”为主题,设置了6个民俗文化展馆、15个街头艺术展演点、150个摊位,集合了26支非遗展演队伍,推出了48场街头艺术表演,参展参演内容涉及省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百项,涵盖了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等类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有(     
①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文化强国
②有利于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加精神动力
③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④有利于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参展(     
①有利于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有利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开幕

3 . 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2024年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龘”音同“沓(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龙年春节这个生僻字——“龘”火了,一跃成了祝福语中的“扛把子”。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生僻字——“龘”,在今年春节意外爆火,说明了(     
①龙文化已经融入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②“生”还是“火”取决于人的猎奇心理
③人们更愿意通过节日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生生不息的传承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4年央视春晚主标识(下图)由著名平面设计师顾永江设计,整体设计以中国篆刻艺术中的九叠篆为灵感来源,以传统书法艺术为基础,饰以金属光泽,融合现代气息,让“晶”字的造型酷似一枚充满质感的芯片。央视春晚主标识(     

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自信和美好祝愿
②体现了我国科技蓬勃发展的社会现实
③是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结果
④是设计者智力成果的展现,其权利人只能是设计者本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一个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的“神兽”,汇聚了中国各个区域、不同民族图腾崇拜的诸多形象。在古代,帝王以龙自居,百姓以龙为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现实世界找不到,说明龙是人们主观创造的产物
②龙汇聚诸多图腾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③帝王以龙自居,其目的是为了弥合与百姓的关系
④百姓以龙为神,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也有人说,“”字一时火出圈映射的是当下人们的跟风盲从和精神贫瘠。语言文字能传达的信息是很匮乏的,但我们对不同亲友表达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用单一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事物,压缩了语言承载的信息量。祝福语要表达真感情,回归真善美,摒弃虚空假。该观点(     
①批判地审视“”字出圈,对认识发展有借鉴意义
②与央视春晚主题不符,不利于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③提醒人们用真情维护亲情友情,构建温情的社会关系
④坚持了矛盾分析法,看到了语言的内容要为形式服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政治(四)

4 . 铭恩教师节,团圆中秋节。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在这一天,撞了个满怀。一个是家人之间的团聚,一个是尊师重道的感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秋节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节是我国重大岁时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节日之一。这表明(       
①一个国家的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节日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④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关注民族节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老一辈科学家们言传身教、慧眼识才,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端科技人才,为大力弘扬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发挥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引路人”的作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携手新华网科普频道特与大家分享科技界五位大家师之风范。该活动举办的文化依据是(       
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大力发展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四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申遗工作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④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太极拳是一项身体动静平衡统一的运动,动时存静势,静时寓动机,机中有势,势中成机,机势难分,此太极之妙也。从哲学上看,太极拳运动体现了(     
①动亦静,静亦动,没有区别
②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③绝对的运动和绝对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
④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回答下列小题。

1.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不仅意味着“一夜连双岁”的辞旧迎新,更是整个家族、整个民族凝聚人气的节日,一句“回家过年”总能打动每个人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民族节日(     
①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一秒穿越大唐,对唐代服饰、色彩、形态以及文化之美进行了高度还原,充分彰显了令人震撼的黄河文化之美。用唯美、多元、多维度的视觉美术效果,让观众感受到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惊艳全国。《唐宫夜宴》的成功(     
①印证了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
②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传递了人民群众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物华天宝,翠华晴隆。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历史悠久厚重,人文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孕育了如“阿妹戚托”等许多独具魅力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晴隆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保护、利用和传承工作,先后建立了1项国家级、3项省级、多项州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涌现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之所以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文化遗产全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20年69岁的柳顺芳是“阿妹戚托”的第五代传人。多年来,他从事“阿妹戚托”的研究和教学,培养了上千名学生,为“阿妹戚托”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在晴隆,“阿妹戚托”已走进中小学,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大课间,随处可见师生们跳起“阿妹戚托”舞蹈的身影。“非遗”进校园,旨在(     
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文化新的活力
②提升学生文化品位,促进非遗保护传承
③发掘传统文化底蕴,开发非遗经济价值
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19年11月7日,“山里DOU是好风光”利川项目帮扶成果发布会在湖北利川市腾龙洞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川是湖北土家族重要的聚集地之一,拥有浓厚和独特的土家族文化。利川拥有各级非遗项目82个,全属于土家族文化。其中,民歌《龙船调》舞蹈《肉连响》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且均起源于利川本地。这些非遗项目( )
①是土家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土家族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对研究利川社会历史演进具有重要作用
④有利于土家族人民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为了让《龙船调》《肉连响》在抖音上更好地传播,字节跳动扶贫分析了在抖音上最受用户欢迎的歌舞类型,并通过非遗传承人专业歌舞艺术家对《龙船调》《肉连响》进行改编,融入抖音潮流元素,让两者首次实现了创新融合,成为了一个高度浓缩的土家文化的直观载体,从而打造出了利川文旅宣传的新名片。利川成功的经验在于( )
①借助现代传媒,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共享
②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促成了文旅融合
③大胆创新,实现非遗文化向现代转型
④创新文化形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开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考古出土了大量有绘画、文字、装饰、刻有图案的器皿等东西,这些出土物成为人们认识海昏侯刘贺生活的重要依据。这一现象说明(     
A.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万事万物都是文化的一部分D.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2.汉赋有云:“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句中所形容的“金、铜、玉、漆、木”等五器皆耀眼绚烂至极的景象,在海昏侯国遗址上万件出土文物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沉睡2000多年的文物重现天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②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以及中央民族乐团建团60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与中央民族乐团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故宫博物院和中央民族乐团将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合力打造文化精品,用“声音的叙事”突破建筑、文献和语言的限制,重塑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他们的合作有利于(     
①保持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又能与时俱进
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凝聚民族情感
③形成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④建筑和音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天地永乐·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将中国音乐与传统节日故事相融合,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用民族管弦乐音乐会的形式,给观众带来审美享受,进一步凝聚共识。音乐会传达了(     
①传统节日是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庆祝传统节日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