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第78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议有助于(     
①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成为全球文化主流
②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优越性
③展现中华文明和东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④促进世界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融合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2 . 自元代以来,北京城就有一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纵穿城市南北,连接众多历史建筑,见证古都百年沧桑。今年7月开始,北京市确定了中轴线遗产点,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整治工作。北京市确定中轴线申遗保护的依据是(     
A.中轴线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表达了民族情感
B.中轴线体现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中轴线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中轴线是北京老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2023-05-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3 .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对本民族节日的重视和参与,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与宗教信仰有关,宣扬有神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题中观点(     
①看到了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肯定了面对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③坚持了对待西方传统节日的正确态度原则
④否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交流借鉴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4 . “上下舞千年,与君梦一场”,河南省国潮古风节目《舞千年》,让观众享受到了神仙级别的视觉盛宴。醒国魂的《醒狮》、含祝福的《布衣者》、歌唱繁华盛世的《歌唱祖国》等,将历史与时代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让中华文化的舞深入人心。由此可见,《舞千年》广受好评是因为(     
①与时代融合的舞文化,焕发活力
②舞文化必须辩证地继承,取其精华
③舞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其创新舞文化传承方式,推陈出新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江西吉安·期末
5 . 春节是我们辞旧迎新、祈神迎祥的日子,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最具凝聚力的古老传统节日。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不少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爱与乐”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主题。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不受历史变迁的影响
③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④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5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政治考前信息必刷卷02(浙江卷)
6 . 近日,河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一直处于“出圈”模式。他们根植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和现代科技进行包装,为观众挖掘中华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激起无限亲情,实现了流量和口碑双丰收。这说明(     
A.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B.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
2021-12-08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
7 . 远古时期人们崇拜月亮只是一种朴素的敬畏心理,后来祭祀月亮成为一种特权,是地位的象征。到了唐代,诗歌的繁荣推动了中秋节正式诞生。团圆成为主题,月饼成为标志,这是明代以后的事情了。今天,人们过中秋节还是少不了赏月、吃月饼。中秋节的形成和演变主要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稳定性
C.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021-11-18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16-17高三上·宁夏·期末
8 . “秋分一过,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文化的纽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
④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杭州市开展各种民俗节庆项目,如新春剪纸写春联、贴福字、包饺子等,让在杭“打工人”通过传统手工艺感受中国传统年味,留得安心,玩得精彩。据此可见(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开展民俗节庆项目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疫情之下,中国航海博物馆把互联网作为航海文化普及工作的主阵地,开展了“虚拟展览”、“线上直播”等“云”活动,让市民在家也能感受航海历史的魅力。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环境与文化活动
②要促进公益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航海”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航海文化的重要手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