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民设计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集乡村旅游、农品展销、民俗表演、美食品鉴等众多特色活动于一体,使农民充分感受丰收喜悦,也让游客尽情体验各地农耕文化。材料中庆祝活动(       
①表明了农耕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农民的伟大创造
③体现中国农民拥有相似的文化价值情怀
④可用于见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农耕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09更新 | 1266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月模拟练习试题(线上)

2 .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我国的一件文化盛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它在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雕刻、贴金、镂金、漆画、景泰蓝、玉石及螺钿镶嵌、硬木贴络、绸缎装裱等手段,将高超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紫禁城作为传统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
②紫禁城宫殿建筑群的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紫禁城的悠久历史决定其文化价值,越是古老的建筑越有文化价值
④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020年暑期,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文化交流公益活动、“故宫楹联主题书法大赛--600名青少年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开展这一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挖掘故宫的文化价值,推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在活动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激发爱国热情
③近距离接触故宫,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④进故宫,感受故宫魅力,有利于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3 . 2019年6月30日~7月10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1.在该届大会,上,中国有两项被列人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5个,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中国的文化遗产
①凝结着华夏大地先人的智慧②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良诸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
①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佐证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④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2-18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在中国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候,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熏陶的民族盛典--春节,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精神与风情的“活化石”,行进在成为“世界节日”的路上。不少外国人也学着中国人的样子挂中华结、贴“福”字,以求新的一年有好运。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①其内涵在对外交流中融入多元因素
②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
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蕴含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普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6 . “秋分大气自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农耕交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设立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强化三农地位
②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③发挥先进文化促进作用,彰显假日经济拉动效应
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①营造爱农支农的社会氛围,提升农民积极性创造性
②意在重农固本,凸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
③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④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巩固农民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一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决定将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
②以浓缩形式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增强民族自豪感
③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
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02-24更新 | 4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这是一个最年轻的节日,也是一份最古老的牵念。2018年农历秋分,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继续举办了各类庆祝“农民丰收节”的活动来吸引游人。赏花赏叶、划船摘果、星空露营、休闲垂钓、趣味农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农村,乐享田园生活、体验农耕乐趣、感知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的兴起可以
①带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协调联动的发展
②开拓旅游新空间,增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激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
④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式需求,实现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丰收节”携手中秋节,哈尼小镇美不胜收。哈尼古调、千层梯田、万顷稻浪,这就是一部朴素而深厚的农耕文明史。今天以节为媒,让“她”活起来,既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也翻开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以节日激活农耕文明是为了
①实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拓展农耕文化传承的途径
③释放情感,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
④承袭传统,保护中华文明的根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02-12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10 . 历史上,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但各国习俗不同:韩国人玩跷跷板游戏、欣赏羌羌水舞、品尝松糕;越南的孩子当晚要提鲤鱼灯出游,各地会举行花灯节和舞狮;日本人则边赏月边吃江米团子;缅甸人则要大张灯火,布斋饭……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中秋习俗能显示亚洲文化的多样性 
③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亚洲的主流文化     
④亚洲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