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回答下面小题

1.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传统习俗是落后文化的表现④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展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清明节到来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为烈士寻亲”活动,联合媒体公布100位烈士寻亲信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帮烈士寻找亲人。“为烈士寻亲”活动是全社会推崇革命先烈的生动实践,是英雄事迹,的铭记和英烈精神的康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烈士寻亲,既是对初心的叩问,也体现着时代的温度
②崇敬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③英烈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④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烈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不同的国家都有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吃团圆饭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等。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0-11-12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学分认定政治试题(等级考)

3 . “北有兵马俑,南有海昏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于2020年9月23日正式开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考古出土了大量有绘画、文字、装饰、刻有图案的器皿等东西,这些出土物成为人们认识海昏侯刘贺生活的重要依据。这一现象说明(     
A.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不同的特点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万事万物都是文化的一部分D.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2.汉赋有云:“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句中所形容的“金、铜、玉、漆、木”等五器皆耀眼绚烂至极的景象,在海昏侯国遗址上万件出土文物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沉睡2000多年的文物重现天日,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上述材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②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④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中国人过春节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西方人过圣诞节要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如下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的文化是不会相互交融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1-12-09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而西方人的感恩节少不了火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③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08-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010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礼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7-11-04更新 | 6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年新课标必修三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练习一
7 .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在贵州长顺,布依族农民携手收稻谷、打糍粑;在安徽宣城,家家户户忙着制蜜枣、迎中秋;在四川泸州,邻里聚在一起点桔灯、吃橙子……同一片星空,赏同一轮明月,无数中国人通过各种方式迎中秋、庆团圆。对中秋节的当今文化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精神的回望,表达中国人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情感与信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②是文化的纽带,促进交流互鉴,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推动国家发展
③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当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变化发展
④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据此,下列关于甲骨文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甲骨文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见证
③甲骨文作为文化现象,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甲骨文因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而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据此,下列关于甲骨文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甲骨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甲骨文,因其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质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④甲骨文,因其重要的文化价值而成为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5-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