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节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 . 北宋诗人张未在《和端午》中写道:“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从中可以看出(     
①通过传统节日,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②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文化情感
③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
④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为纪念故事中的人和事而设立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4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2 . 传承千年的中国茶文化蕴藏着“天人合一”的精深智慧、“围炉煮茶”的豪情雅趣、“斯须炒成满室香”的独特工艺。时隔千年,“围炉煮茶”这种一半烟火一半诗意的慢生活方式,满足着快节奏时代人们对仪式感和社交属性的追求,备受年轻人青睐。这说明(     
①“围炉煮茶”丰富了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②“围炉煮茶”在今天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③我们既是茶文化的创造者,也是茶文化的享受者
④“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2-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在现代生活方式普及的今天,春节民俗依然活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间。每年的这个时刻,华夏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会燃起对“家”的渴望。这反映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持久不变B.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主要标志
C.炎黄子孙有传播民族文化的义务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023-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重阳节前后,国内某知名按摩椅品牌发起“重 Young节”社会化营销,对重阳节进行创新性演绎,提出“只过重Young节,坐回二十岁”的主张,强调要通过子女和品牌的努力,让父母重新年轻,“重返”二十岁。这个主张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体现了(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促进商品经济价值的实现          
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铭恩教师节,团圆中秋节。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和教师节同时出现在这一天,撞了个满怀。一个是家人之间的团聚,一个是尊师重道的感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秋节习俗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中秋节是我国重大岁时节日之一,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民族节日之一。这表明(       
①一个国家的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民族节日是国家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④弘扬传统文化关键是关注民族节日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老一辈科学家们言传身教、慧眼识才,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端科技人才,为大力弘扬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发挥好广大科技工作者“引路人”的作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携手新华网科普频道特与大家分享科技界五位大家师之风范。该活动举办的文化依据是(       
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大力发展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四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国际诗人对话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著名诗人、学者,通过视频 “云对话”的方式,共同探讨诗歌精神、诗歌意义和诗歌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诗歌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互联网成为共享诗歌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必修4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期中过关检测
7 .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被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的场面,展示了我国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精神(     
A.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8 .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首个人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人们吃粽子、饮雄黄、插艾草、戴香囊、划龙舟……端午在历史长河中踏浪而行、至今不辍,其丰富的节俗内容不仅蕴含着深邃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记忆。可见(       
①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有的包容性
③中华民族节日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
④中华传统节日的真正价值在于走向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虎振雄风留浩气,兔迎盛世启新程。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圆满播出,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总台新媒体平台,以及第三方新媒体合作平台观看春晚,参与互动,形成春晚刷屏传播力。2023年央视春晚创新亮点纷呈,展示出新时代春晚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生命力。这表明春晚(     )
①是暖心的,展现了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②是包容的,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渐趋融台
③是创新的,新技术赋能超越了时空的局限        
④是民族的,能够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28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10 .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壮族有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习俗;侗族有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等;瑶族于节日集体渔猎,云集广场唱歌跳舞等。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特征,也存在着差异
②各民族文化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凝聚力
③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根植于文化多样性
④民族节日及习俗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韵味的窗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