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列观点中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属于同一种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①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       ④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日内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可以体现它们的演进顺序的是(     
①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①→④B.③→①→②C.③→②→④D.④→②→③
2024-05-26更新 | 3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一串密码,凝结着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长期观察获得的智慧,不仅指导古代劳动生产和生活,更折射出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立春:蕴含“阴阳转化、阴退阳升”,对于时空与阴阳关系的思考,彰显古人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玄妙智慧
②惊蛰:寓意“春雷始鸣,惊醒蛰虫”,反映蛰虫受节律变化而复苏生机,这是用形象思维揭示了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③谷雨:意为“暮春时节,雨生百谷”,民间素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可见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人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④小满:隐含“小得盈满,不求太满”,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启示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促成质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4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无答案)
4 . 下列观点与漫画中所反映的世界观属于不同派别的是(       

①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②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④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4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生万物”
B.“我思故我在”与“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与“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 . 中国画最讲求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A.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B.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
C.实质是强调景物和情感的相互依赖D.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
2024-05-06更新 | 34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下列选项和漫画体现的哲学原理一致的观点有(     

①物有本来,事有始终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3更新 | 6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朱熹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下列观点中与朱熹的观点相悖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原子与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5更新 | 85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政治试题
9 . 以下歌词中与孔子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具有相同的哲学倾向的是(     
①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
②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
③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
④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3更新 | 6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推断出(     
①旧唯物主义忽略了实践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作用
②旧唯物主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实践观点
A.①②B.①③C.Ⓑ④D.②④
2024-04-11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