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的规律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以法为“盾”,守护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空间

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就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

1.(多选)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国家网信办在前期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送审稿)》。司法部会同网信办反复研究修改,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形成《条例(草案)》。这一过程体现了(     
A.唯物论要求的物质决定意识B.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决定事物发展
2.(多选)条例聚焦突出问题,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细化未成年人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的已有制度,提高了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A.规律是主观的,国家根据已有制度提高了可操作性
B.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规律
C.提高法律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3.(多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条例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握联系多样性
B.要立足整体,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C.部分居于主导的地位,各方责任都重要
4.将联系的特征与对其特征的描述连线。(以选择形式将对应的正确选项涂于答题纸)
联系的特征
特征的描述
①客观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②普遍性B.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多样性C.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条件性D.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早颁布于1991年,中间经过了2006年、2020年的两次修订,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该法的修订的原因是(     
A.物质决定意识,《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根据实际的变化做调整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针对特定人群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
6.《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根据我国未成年网民不合理使用网络、网络违法及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它将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B.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7.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发展要经历量变到质变,不断前进的过程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不断健全
8.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网络成瘾、网络霸凌等问题。正确看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应该(     
A.抓住主要矛盾B.抓住内部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9.网络为青少年拓展学习空间等有利的方面是_______(选填: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填空)
10.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和霸凌等弊端是_______(选填: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填空)
11.既然网络可能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为何还要发展网络?
辨析正误:
12.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13.人工智能可以按照指定要求完成绘画说明其具有能动创造性。(     )
14.在网络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实践活动。(     )
15.网络世界网民意见各不相同,说明不存在真理性认识。(     )
2024-01-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合格)考试政治试题

2 . 应对挑战、创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序言部分增加了“贯彻发展新理念”这一内容。以下做法或说法中不符合这一发展理念的是(     
A.洋垃圾入境用于企业生产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D.我国新组建生态环境部
2.以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物质是对一切有形物体的抽象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创新需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敢为天下先,开展创造性工作,不抱残守缺,不随波逐流。从哲学的视角看,这就是要求我们(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创造条件
B.理解规律客观性要求,尊重社会规律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4.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我国确立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直到今天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历程告诉我们(     
A.意识具有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5.近年来,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请列举2项近年来的创新成果________(列举两条)。
6.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7.高海拔地区种树是世界级难题。西藏阿里地区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毛头柳、青海杨等二十多种适宜高海拔种植的苗木,并采取了给树木注营养液、裹黑纱棉等八大防护措施保证成活率,为藏西高原增添一抹绿色。生命禁区能够出现绿色证明了(     
A.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C.科学认识的任务是揭示规律
8.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我们要做好工作预案。这一论断反映了(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C.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9.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其蕴含的唯物论哲理有(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B.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C.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
10.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们要善于“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这一观点体现了坚持_______________(选填: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用联系、______、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1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我国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人民为中心B.效率优先C.可持续发展D.产业结构优化
12.2020年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     
A.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B.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13.“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表述中蕴含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__________(至少写2个)。
2023-1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东华大学附属奉贤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合格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