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界的物质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当地时间8月24日,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9月11日首轮排海结束。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多方抗议,出于一己之私,悍然强推排海行径,势必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举(       
①说明了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没有看到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表明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④没有看到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遭受规律的惩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
B.尊重自然界的意识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C.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
D.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2023-12-13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4 . 当地时间8月24日,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9月11日首轮排海结束。日本政府不顾国内外多方抗议,出于一己之私,悍然强推排海行径,势必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此举(     )
①说明了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没有看到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表明部分有时决定整体,整体功能存在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没有看到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然遭受规律的惩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坝州阿坝县漫泽塘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2023年,阿坝县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退牧还湿、填沟还湿、治沙还湿、灭鼠还湿等举措,采取“物理+绿色+化学”的综合防治、绿色防治手段,切实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阿坝县此举意在(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持天然草原的生态平衡
②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前提条件
③利用综合防治、绿色防治的手段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④运用系统优化方法、打造一个湿地治理的有机整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发展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追求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继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理想信念、“天人合一”生态理念、“和合”外交思想,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具体实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骨骼承载中国梦想,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蓝图和范本。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创造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的知识,阐述我们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说明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7 . 6月12日18时,云南盈江县发生5.0级地殿,中国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中心利用地震横波传播速度慢于无线电波和计算机网络传播速度的特点,给德宏州提前24秒预警,提前120秒给昆明市预警,为人们逃生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预留了宝贵时间。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更好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对自然灾害的正确认识可以减少灾害发生
④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实,还可以精准预测未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18更新 | 39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每四年举办一届,是世界自然保护的峰会,能够将数以千计的政府决策者、私营部门代表、社区群众和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以应对全球挑战。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环境问题(     
①反映出自然界的物质性归根到底由人对自然的态度决定
②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要求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9 .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上述要求(     
①认为规律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强调顺从自然就能正确改造世界
③意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是基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于2023年3月1日被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命名为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该彗星的轨道周期为61751年,意味着这颗彗星要6万年才到访地球一次。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其亮度将快速增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为肉眼可见的大彗星。这说明(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③世界的物质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物质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人的发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