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神话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在各国的创世神话中,几乎都是神(上帝)从混沌中开创大地山河。这种由神(上帝)开创大地山河的思想(     
①源于远古人类的头脑,是一种大胆的猜想②源于客观存在,但在基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③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思维决定存在④具有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古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想象得出创世神话的观点,而令人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并借助天文望远镜、红移、引力波等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由此可见(     
①实践工具是区分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创世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
③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影响人的认识④实践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9-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榆次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各地扎实推进科普教育,推动科普资源走进中小学、鼓励学生走进校外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教育效果评价引导,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爱上科学。

科学普及。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做科普,效果才好。

用泡沫点火、用“意念”让矿泉水瓶变扁、利用特斯拉线圈自制“雷电法杖”……最近,在短视频网站上,一些会“仙术”的老师引起了上百万网民的围观。不同于在黑板上讲解科学实验,这些老师的课堂很有“仪式感”,他们能用常见物品演示各种各样的有趣实验,把课堂气氛推向顶峰,并在学生们欢呼之后“邪魅一笑”,将背后的原理娓娓道来。

在互联网的另一端,这些“仙界”老师有了更多的“野生”学生,有人在评论里称赞,“这个讲课方式太好了,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学生肯定记得住,也爱上课”。也有人说,“真羡慕这个班级的孩子,如果我的孩子也能遇见这样的老师该多好”。

(1)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知识分析科普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科学思维。

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的夜空都是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在某科创实践基地,孩子们也可以像大学生一样做科研项目,并有专属导师指导项目推进。该基地研发了4至18岁贯通式科学教育课程和创新人才培育体系,课程设置由易到难且门类齐全,结合对课程学习中表现的追踪,给予学生研究领域分流和志愿填报等指导;该基地还搭建了多个科创实验室,让孩子们尽情发挥才智,大胆提出问题,严谨预测实验结果,并在真实的实验场景中验证猜想、论证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未来虽不一定会从事科学相关的工作,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熏陶,这将成为让孩子们一生受益的财富。

(2)结合材料,说明该科创基地的做法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
2024-05-1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3 . 合成胆固醇需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哺乳动物只在进食后才上调胆固醇合成,饥饿时则抑制,这其中的机制长期以来却不清楚。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题组在胆固醇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不仅揭示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还证明肝脏中的USP20蛋白可以作为新的降脂药物研发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将惠及全民健康,由此可见(     
①通过科学研究可以认识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
②对人体的营养感应机制的正确反映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惠及全民健康是学研究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乡宁县一中2021-2022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过程:第一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阶段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对这一认识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阶段认识的局限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避免
②第二阶段的认识具有真理性,也会被更高水平的认识所超越
③第三阶段的认识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和阶段而言的
④三个阶段共同说明人类永远前进在无限接近真理的道路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10月,美国科学家威廉•凯林、格雷格t塞门扎、英国科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荣获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生命中一个最基本的适应性过程的机制”,为我们理解氧气水平如何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材料表明(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意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的内容随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④人们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26分,在航天科技人员的操控指令下,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并“养精蓄锐”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材料表明(     
①意识活动总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7 . 你见过比A4纸的1/4还要薄的不锈钢吗?这种看上去像锡箔纸一样的“手撕钢”由我国某公司生产。它的厚度仅为0.02毫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高精尖端设备制造行业。它的出现打破了“中国永远造不出0.02毫米的‘手撕钢””的预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可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变革原有事物的根本属性
②人们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有时会与客观存在相背离
③对不锈钢技术的正确认识是成功研制出“手撕钢”的前提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事件造成了海洋中90%以上、陆地上75%以上的生物消失,然而这次生命灭绝的机制一直是地球科学的未解之谜。中科大研究团队发现从火山喷发的含Ni气溶胶大规模沉降提高了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大量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造成海洋的缺氧和酸化,这为理解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提供了新视角。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受各种条件制约具有反复性
③实践使得思维之花越发美丽             
④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获得美观、花色多样的织物,需要对棉花进行化学染料加工,但该过程中存在污染环境影响健康的隐患。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科研人员将甜菜红素3个关键基因进行了表达优化,获得了棉花新材料,经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粉红色棉花。这也为创制新类型彩色棉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正确反映存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C.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D.粉红色棉花研制成功是基于对规律的创造性认识和改造
10 . 三星堆遗址是--处距今5000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考古工作者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刷新了学界对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的认知。与此同时,仍有一些谜团待解。材料表明(     
①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其有主观能动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考古可以推测过去
④实践手段的进步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