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践的特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2023年是特区建立43年,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为其他地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从创建深圳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哲学依据是(       
①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3-12-04更新 | 310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四川三星堆因为神秘被誉为 世界“第九大奇迹”。通过专家考古发现,三星堆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这一考古成果表明(       
①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个理想世界       
②经过专家检验的认识都具有真理性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④通过对遗址的考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9月30日党中央批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从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创造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不懈探索,催生出“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塞罕坝精神等精神谱系。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开拓,敢于斗争,不断书写新的奇迹的精神品质。

在新的征程上勇往前进,不断践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合理性。
4 . 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他曾在农场劳动,有一天领导要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脑子一转办法就来了,他把羊都赶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对此分析正确的有(   
①经由观察“羊吃草”从而“割羊草”体现了“该专家”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②专家这一客观物质性的实践活动能够检验“该办法”是否真正有效
③在实践中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间的客观联系是办成该事的前提
④“该专家”的间接经验在认识和把握“羊草”客观属性中的起重要作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22-02-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AI绘画、音乐创作到舞蹈编排,许多审美活动的逻辑正被科学家不断归纳、总结后教给机器。有人认为,我们所有智慧劳动的产品都可以由机器取代,作家会因为写作机器人而下岗。对此,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意识与物质相互依赖,人工智能为艺术创作锦上添花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活动,文学艺术是人类情感化的创造性活动
③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可以通过深度学习获得创作能力
④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人脑的延伸,能够“制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1-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按照预定计划,航天员乘组在轨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这不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材料表明(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③航天员只有认识和突破万有引力规律方能完成舱外作业
④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1-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由此可见(     
①认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自英国自然哲学家JohnMcbel提出存在“暗天体”至今,人类从来停止对这一.天体的科研探索。2021年3月24日,EHT团队再次公布了一张黑洞照片,这是EHT团队于2019年4月公布的第张来自M87星系黑洞照片在偏报光下的影像,这张照片中的线条标记了偏振方向,与黑洞阴影周围的感场有关,这一次的黑洞照片比之前的第一张M87星系黑洞照片更加清晰。这说明(       
①过去的真理性认识总会在实践发展中被新的真理性认识推翻
②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了自我
③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④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9 .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及5G技术广泛应用于远程会诊、疫苗检测、社区排查、体温监测等领域,为疫情态势研判、疫情防控部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人工智能(     
①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检验自身认识是否符合实践需要
②模拟人类思维,能够根据指令有效处理信息和作出决策
③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够促进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④源于人类智慧,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13更新 | 161次组卷 | 3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10 . 史前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巨大财富,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由此,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演变可知(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是对时代的反映
②实践是有目的活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的变化可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