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或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是谋求“依附”发展,被迫丧失独立性,最终不仅没有成功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陷入各种发展的“陷阱”。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一元定式”,让现代化道路选择从“单选”变为“多选”,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带来借鉴。由此可见(       
①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情和实际             
②抓住主要矛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类文明的正确认识是多种多样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材料体现了(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B.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观察的角度
C.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D.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2021-07-21更新 | 6577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10月)政治试题
4 . 近期,网络上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有的说甜味剂能帮助减肥,有的说甜味剂会增加食欲、导致肥胖。针对种种争议,专家给出了科普解释。日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等四家专业机构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22)》,旨在帮助公众更全面了解甜味剂。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不同认识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②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是因为所有专家的认识都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关于甜味剂的争议很多,说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④发布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有一个真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11月,省教育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省级校园生活垃圾教育基地学校名单》,珠海市四所学校榜上有名。在全社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学校教育是关键,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提高中小学生对分类知识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                      ④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真理是一元的,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真理的一元性表明(     
①世界万物只有唯一的真理       
②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真理是客观的                       
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高考改革自2014年在浙江、上海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分阶段分地域稳步推进。2019年,广东等8省份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市,采用“3+1+2”方案。

高考改革以生为本,从尊重学生兴趣、特长角度出发,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然而,“3+1+2”方案规定物理或历史为必选科目,引发是否重回文理分科老路、限制考生选择权的争议。专家认为,传统文理分科模式下,学生只有2种选择,现在“3+1+2”给学生提供了12种选择,增加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择自由。学会选择,发现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规划自己人生,是国际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行之路,关乎整个国家未来竞争力。改革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争议可以通过进一步论证和研究,做出科学的研判和选择,使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人们对上述高考改革方案存在争议的原因。
(2)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角度,就如何使高考改革在争议中前行提两条建议。
8 . 下列两首唐代的咏蝉诗,分别描写了两只蝉,同样在秋天,同样写道了秋风。但从诗的意境来看,虞世南的诗自得、怡然,骆宾王的诗凄惨、孤寂。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


①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受主体条件的影响                 
②两只蝉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
③两首咏蝉诗的不同意境反映出两位诗人身处不同境遇
④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能有多个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 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说明(       
A.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认识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选择性
10 . 近来,有人假借量子波概念鼓吹“量子波动速读”,鼓吹只需通过快速翻书就能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量子学研究中的“波”概念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波、声波、地震波有很大的区别。波的概念无论如何拓展,书本上的油墨不具备传播功能,书本所承载的智慧和知识,更不会自动呈现到你的脑子里。这说明(     
A.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B.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C.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中有曲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