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2023年2月15日施行的《四川省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取消了办理生育登记时生育数量的限制,简化了生育登记要求。对此《办法》,网友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之所以会出现激烈的争论,是因为(     
①认识的对象是不断变化的,人们不能取得一致认识
②人们的认识总是受自己的立场、观点等条件的限制
③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
④《办法》是否科学和合理,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斯里兰卡有句名言:“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①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1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齐河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C.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21-08-25更新 | 185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陈云同志说,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一件事,自己有了一个意见之后,可以先放一放,再考虑考虑,听听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认真听取,展开讨论,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这一论断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②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③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④听取不同主体的意见有利于发现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词。下列对谚语和诗词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 
②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2-13高二下·江西景德镇·期末
7 . “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
C.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2020-01-23更新 | 234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从哲学上看,该观点
①忽视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②承认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③否认了不同主体存在认识共同的可能性
④看到了认识受人们立场、观点和方法等不同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的宣传中使用“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等宣传用语。对于近视的原因,科学研究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尚不能治愈。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因人而异
③人的认识程度影响人的实践水平
④人们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不能看到成绩,而且,用现有的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实际,通常产生的效果普遍是更糟。”下列对这个论断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各国的情况不同,脱离本国实际的理论难以发挥作用
②认识的真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③只有来自本国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本国实践
④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往往与认识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