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俄乌战争始于2022年2月24日,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武装冲突。然而,在俄乌战争中,北约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他们是乌克兰的坚定盟友;中东国家伊朗、叙利亚等国家支持俄罗斯,而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国家则站在乌克兰一边。不同国家对俄乌冲突的不同态度体现了(     
A.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B.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有多个
C.认识受到人们的立场等因素的影响
D.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些人认为发展起来的中国必然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牛魔王。好在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随着这样那样的说法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旨在表明(       
①谬误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④真理可以超越历史条件而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
①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性反映
②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产生多个不同真理性认识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
4 .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转变。这表明(       
A.真理的内容因人而异B.真理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认识来源于科学家的想象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伊凡·谢切诺夫是俄国生物学家。1862年,他通过对青蛙的解到实验,发表了《蛙脑对券随神经的抑制》等文章,同时又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为神经生物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沙俄政府竟然把宣传科学真理看作是罪过,逮捕了谢切诺夫,对他进行审讯。在法庭上,法官对谢切诺夫说:“你可以给自己找个辩护证人。”谢切诺夫平静地回答:“让青蛙做我的证人吧。”因为他坚信真理是在自己这边的。


(1)你认为什么是真理?真理具有什么基本属性?
(2)为什么谢切诺夫会坚信真理是在自己这边的?
2021-12-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嫩江市第一中学、嫩江市职业高中、伊拉哈中学、海江中学等)
6 .

哲学课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以上四个图形,哪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特征不同?请说明理由。四位同学发言如下:
甲:圆形,因为圆形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
乙:三角形。因为它是唯一全部由直线构成的。
丙:半圆形。因为它是唯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
丁:第四个图形,因为它是唯一的不是轴对称的图形。
老师点评: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这则材料表明(     
A.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会有许多真理B.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其性质根本无法确定
C.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会不同D.价值判断是多样的,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
2021-11-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7 .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中记载,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上述回答的合理性在于(       )
①真理在不同主体的讨论中被发现
②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③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④听取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03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正确的思想出发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情办成功
C.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021-08-25更新 | 18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
9 . 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材料体现了(       
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B.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观察的角度
C.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D.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2021-07-21更新 | 6602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谎言终究是谎言,只能蒙蔽一时,无法取信于世。当面对事实与真相,谎言终将无所遁形,归于毁灭。涉疆问题不是民族、宗教、人权问题,而是反暴恐反分裂问题。新疆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就是截破涉疆谎言的最有力武器。谎言终究是谎言,永远成不了真理,是因为(     
①真理的发展与认识主体无关②真理和谎言界限不明,两者往往相伴而行
③真理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④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