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1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禁止踩踏草坪”是从小接受的教导。近年来,有人认为草坪就应该是“用来奔跑、聚餐、晒太阳”,对草地的亲近是符合人性的;有人认为人口密度较大的市中心不适宜开放草坪,应禁踩;也有人认为不同草坪上所种植的草种不一样,有的耐踩,有的不耐踩。出现分歧的原因是(     )
A.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不断超越自身
B.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制约
C.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因立场不同而有所差别
2024-02-1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春节来临,关于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逢年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民俗,然而随着生活的变化,燃放行为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禁”“限”还是“放”?不同的经历、立场,指向的是不同的看法和诉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不能“一刀切”
②要调整上层建筑,制定合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各地政策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
④任何事物都有利和弊两个方面,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一个叫《嗅苹果》的故事。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用拇指和中指捏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了吗?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苏格拉底又问。学生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在权威面前,谁也没有成功!


运用真理客观性的知识谈谈为什么柏拉图说“在权威面前谁也没有成功!”。
2024-02-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科学精神,包括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自由探索的民主精神等等,是极为重要的时代精神。把科学精神列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迎接新时代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采取宽容态度,不迷信权威;提倡批判、质疑、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理性精神,一种精神境界,是需要长期培育的。具体来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工具)+批判精神(精神气质)。换言之,科学精神的实质在于用批判性精神驾驭科学工具,从而获得真理。因此,批判性、质疑性才是科学精神的实质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运用批判和质疑的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2024-01-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政治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们的立场、方法不同,得到的观点必然不同B.人们的认识总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C.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D.对同一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6 .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平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可得出(       
A.真理是唯一的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绝对的D.真理是有条件的
7 . 读漫画(如下图),对该漫画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②面对痛苦,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标准不同
③真理是相对的,不同人有不同的真理                                 
④应该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客观地看待事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重庆人称街头的临时搬运工为“棒棒”。重庆的棒棒最多时有30万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改善,“棒棒军”日渐凋零。对此,有人说,棒棒是重庆的独特文化景观,应设法存留;有人则认为,棒棒这一工种的逐渐消失,意味着人们逐渐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好事,应该由它去。造成人们上述看法不同的原因在于(     
①关于棒棒的真理性认识本身就是相对的
②人们的认识能力天然就存在着高低之别
③棒棒这一认识对象具有复杂多元的属性
④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和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科技与狠活”、“三花淡奶”成为了流行词语。事实上,食品添加剂被认为是现代食品加工行业的基石,只要使用合理,不应该被妖魔化;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对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②要保持事物的性质稳定,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③超出特定条件,真理会转化为谬误
④对同一确定对象只能有一个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9月,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发生爆炸,多个国家分别开始独立调查。2023年3月8日,美国等国媒体报道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可能是“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元凶。对此,德国方面称曾搜查一艘被怀疑运输相关爆炸装置的船只,乌克兰方面否认卷入事件,俄罗斯方面则批评相关报道是为“转移视线”,呼吁彻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由于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真理是客观的,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③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对实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