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真理的具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95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下学期期中学科质量监测政治试卷

2 .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为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同志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


(1)(多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生。下列选项中涉及真理和谬误关系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失之毫厘,差之千里D.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2)我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革命和建设本身又是复杂的、变化着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其形成正确认识要经过从____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体现了认识具有_________性与________性。
3 . 2021年9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从新中国七十年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一文中说:“与时代通脉动,与实践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关注和回答时代、实践、人民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始终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奥秘所在。”这一奥秘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     
A.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的
B.不受条件和范围限制普遍适用的
C.超越历史条件、可以照搬照抄的
D.不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永远正确的
4 . 2019年4月,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使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事件视界望远镜),集合分布于世界多地的8个射电望远镜,成功拍到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早在1915年在其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关于黑洞这种天体存在的预言。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2022-02-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基础)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C.不同的立场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判断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下,“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这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条件性。(      )
2020-12-20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朱家角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练习政治试题
13-14高二上·河南信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的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物理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物理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10-11更新 | 27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高三高考压轴卷政治试卷
8 . 在实数领域,任何实数的偶次方都不可能是负数,所以偶次方根号里不能是负数。但是在复数领域里,负数可以开偶次方,所以根号里可以是负数。这主要说明(     
A.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存在不同的真理
B.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没有明确的界限
D.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23-0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错误”的“自白”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B.真理超出范围转化为谬误
C.纠正谬误实现向真理转化   
2021-05-0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10 . 1975年和2005年我国两次成功测定珠峰高程分别为8848.13米和8844.43米。2020我国和尼泊尔两国科学家合作,以最先进的测量仪器、更加科学的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宣布珠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之所以反复多次进行珠峰测量,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物质世界发展具有无限性
B.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
C.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021-01-2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