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8 道试题

1 . 在全球化背景下,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应该聚焦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如果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是“产能过剩”,那就相当于将产品出口跟产能过剩画上等号,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逻辑。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作为绿色产品的重要生产国,继续其生产活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用保护主义捆绑新能源产业,无疑将削弱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从相关主要指标来衡量,美欧一些国家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抱怨缺乏数据支持。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在上涨,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大约是中国国内的两倍,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所谓“倾销”的说法站不住脚,另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正在增加,何来“过剩”之说?

美欧一些国家刻意通过“去风险”等方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全球资源高效配置,也会导致其本土企业发展受阻。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中国产能过剩论”予以驳斥。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模拟预测政治试题
2 . 大豆锈病是世界大豆最主要的病害,其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克隆大豆锈病基因是解决大豆锈病的有效途径。历经近30年努力,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从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锈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锈基因匮乏的世界性难题。这表明(     
A.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B.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D.实践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近期热映的电影《第二十条》中,许多观众被其深刻的台词所吸引,对这部喜剧与普法相结合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由雷佳音、马丽、赵丽颖和高叶等实力派演员主演的这部电影,以其富有深度的剧情和对法律公理正义的探讨,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和共鸣。

电影中的一条经典台词是:“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句话表达了法律对于不法行为的坚决抵制,深入人心且充满力量。另一句台词则是:“我们绝对不会向不法屈服!”展现了人们在面对不公时,坚守正义的决心。这两句台词都让我们思考了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总的来说,电影《第二十条》中的台词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特别是“正义与暴力之间,只差一厘米的尺寸”,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

结合材料,请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正义与暴力之间,只差一厘米的尺寸”的含义。
7日内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五市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政治试题
4 .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的身体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中风等。科学研究表明,久坐、缺乏体力活动以及长时间处于高压力下,这些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时间工作也可能使人们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和放松,导致睡眠不足和精神压力增大,进一步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告诉我们要(     
①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②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统一
③保持事物特定的质,把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
④在量的积累基础上,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得者王建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在科研工作中要有“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重大科研突破很难一蹴而就,做研究需要恒久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不断地“熬炼”“锻造”,才能真正厚植学术根基、磨砺学术能力、升华学术品格。这启示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③事物的质变不一定是其量变发展的最终结局
④有正确价值选择,才能做出科学的价值研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曾几何时,矿山企业由于缺乏技术,靠肉眼识别进行矿石预分选,造成人力、物力和能耗的浪费。如今,“工业CT机”发出的射线能穿透矿石,通过探测器接收信息形成图像,再利用AI算法进行分析,将有用矿物和其他物质精确分离,促进了矿石开采业的转型升级。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实践的发展可以不断提升人类的认识能力
C.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024-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三.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4年3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围绕“聚焦‘五个中心’,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题,介绍了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有关情况。龚正说,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4年3月29日,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在世界会客厅隆重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致辞,向全球作招商推介,分享上海的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和投资潜力,诚邀海内外企业投资上海、扎根上海。选择上海就是选择与机遇同行,投资上海就是投资未来。龚正指出,上海是全球发展的热土、投资的沃土、兴业的乐土。上海坚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为主攻方向,更大力度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更大力度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更大力度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更大力度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为安永、阿里巴巴、哔哩哔哩、佛瑞亚、高力国际、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普洛斯、益海嘉里、正泰集团、中国新加坡商会10家2024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授牌,这些国际知名企业机构将持续为上海推动产业链招商、汇聚全球高端优质资源贡献力量。副市长陈杰发布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元宇宙、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10个重点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遇。会上,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21个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强的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链及细分赛道代表性项目现场签约。 一季度全市共有420个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3435亿元。

1.根据“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推导出(       
A.加快建设“五个中心”,上海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B.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C.上海没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没有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2.上海坚持以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为主攻方向,更大力度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其蕴含的哲学方法是(       
A.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准确把握事物发展中的质量互变
C.着重把握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D.既着重抓住内因,又不忽视外因
3.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       
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中
②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
③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
④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多选)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表明(       
A.坚持党的领导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B.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C.中国共产党履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国家职能
D.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结合材料,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角度,论述上海如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要求:
(1)概括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大举措
(2)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具有内在一致性,论证逻辑合理、连贯、完整;
(3)引用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篇幅400字左右。
2024-05-04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突出问题乱象。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抓住网上重点领域环节,着力研究破解网络生态新问题新风险,重点开展10项整治任务。中央网信办推出举措(     
①符合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要矛盾
②体现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抓住了主流
③重视量变在实现事物质变过程中发挥的决定作用
④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如何推动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在2023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提出了建议:“选题上要‘见微知著’,弘扬时代价值;叙事上要‘微言大义’,展现人民情怀。创作上要‘积微成著’,擦亮正能量底色。管理上要‘防微杜渐’,他律之上更需自律。”下列与积微成著、防微杜渐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D.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2024-04-1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作为深圳和东莞的界河,茅洲河曾是“珠三角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近年来,广东省委高度重视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圳、东莞两地协同作战,经过三个阶段的有效治理,茅洲河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烂河滩和臭水沟如今变成了湿地公园和沿河碧道。茅洲河的转变(     
①实现了主次矛盾的转化,由烂河滩变为湿地公园
②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实践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
③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表明要立足河域整体,统筹考虑,实现最优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