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为了加强广东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深度合作,2024年3月1日,位于珠海横琴镇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运行。这是新时代“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试验田”,将长远惠及横琴新区与澳门居民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由此可见(     
①重视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统筹谋划国家发展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坚持主观与客观、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22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2 . 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要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这说明促进乡村振兴要(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④弘扬劳动精神,坚持人民至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5-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东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下面漫画《盲人摸象》。这一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任何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一切事物直接联系着
②要立足部分,把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考察
③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4 . 日常塑料垃圾看似不起眼,却是事关全球环境的大事。

材料一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它有很强的固碳能力,是理想的可再生纤维来源,我国具有丰富的竹资源与完备的竹产业链。基于这一现实情况,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竹产业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产业规模、综合效益进提升等做了更深入与细化的布局,为治理白色污染提出了好意。

材料二   以竹代塑在减少塑料污染方面很有优势,但梦路上也存在一些困难:竹子采收环节人力成本高,利润空间不足;竹制品加工企业管理水平低,以竹代塑产品产量低、价格较高;消费者绿色环保理念不强,竹制品市场接纳度低。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推进“以竹代塑”行动计划的科学性。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就如何克服“竹”梦路上的困难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一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要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中一系列重大关系;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

材料二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发展,关键因素在创新人才。浙江是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实融合的优质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发展数字经济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6 .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由此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必须割裂与传统生产力的联系,以颠覆性技术催生新动能
②必须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系统考量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③必须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通束缚堵点
④应以科技创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为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下图漫画《争论不休》(作者:于昌伟)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告诫我们在工作中要(     

A.服从大局,系统优化
B.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C.抓住关键,循序渐进
D.责有所归,实干担当
2024-04-07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下图漫画《任务终于落实到人了》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警示官员要(     

①立足整体,合力推进
②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③分工明确,权责统一
④系统优化,通力合作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3-27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9 . ◆发展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创新

未来产业特指面向人类社会美好需求的、由突破性关键技术驱动、可能会发展成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兴产业。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未来制造为例,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等行业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专家预测,2035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达到90万亿元,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

未来产业创造产业未来。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系统将外卖投入柜中,供顾客自助拿取,无人机把山上的松茸运到山下所需时间仅为原来的1/4,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低空经济视为“新赛道”被多省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J市某特钢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精度感应仪器的结合,使企业定制化订单数量提升了35.3%。传统的酒精生产方式粮食消耗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生物制造实现了利用秸秆生产乙醇技术上的突破,这是对传统技术的一次重大革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1)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有人认为,应聚焦“破”字,就是要破除传统生产方式、模式等;有人认为,应聚焦“立”字,就是要积极探索和支持新的生产方式,新赛道、新业态等新事物。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隔热材料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新材料的问世不仅提高了隔热效果,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为未来的绿色科技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近期,中国科学家发明了“北极熊毛衣”。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出一种新型纤维,其中心是高分子气凝胶,内部分布着直径大约10到30微米的纤长小孔,像一间间存储空气的“仓库”。同时,一层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外壳将内部的气凝胶包裹起来。它具有传统保温材料隔热功能,并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研发团队进行了一顷对比试验——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内,由科研人员分别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以下几种衣物,并记录衣物表面温度的上升情况。试验开始几分钟后,棉毛衫、羽绒服、新款轻薄“北极熊毛衣”的表面温度分别上升到了10.8摄氏度,3.8摄氏度、3.5摄氏度,升温越少代表人体热量流失越少。这类纺织品在军用制服和太空服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北极熊毛衣”的研发过程所运用的推理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10 .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珠串线、线带面”的设计思路优化总体功能布局,深入阐释大运河文化价值,大力弘扬大运河时代精神,加大管控保护力度,加强主题展示功能,促进文旅融合带动,提升传统文化利用水平,推进实施重点工程。由此可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设计(       
①坚持系统优化,文化经济相互交融,构建一条特色旅游带
②立足关键部分,熔铸沿线民族文化,构建一条璀璨文化带
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一条绿色生态带
④注重批判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构建一条中国形象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