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变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在绝大多数人接种疫苗以后,也就是70%到80%的时候,才有可能建立群体性的免疫屏障,有效阻断新冠病毒传播。接种新冠疫苗、提高免疫力,对自己、对社会、对减少病毒发生新的变种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说明(       
①量变是事物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④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7更新 | 275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信息卷(七)
2 . 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坚持开拓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之一被郑重书写。决议指出: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体现了(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是曲折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④只有事物数量的增减才能引起质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2-27更新 | 2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高二政治(统编版4)第03练 把握世界的规律
3 . 推动高质量发展,逐步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我们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2021-11-18更新 | 364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政治试题
4 .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移风易俗既要顺应社会发展,也不能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由易而难、从细到巨,切忌矫枉过正;要循序渐进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培养习惯;要在润物细无声间,移恶俗、易陋习,树新风、展新貌。可见,移风易俗要(     
①从点滴的为小事做起,防微杜渐②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③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以人为本④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03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读漫画《一切正常》。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漫画《一切正常》揭示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漫画《一切正常》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坚持适度原则B.勿以恶小而为之
C.不失时机促成飞跃D.重视量的积累
6 . 5月22日13时0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与世长辞。袁老一生的功绩,是用任何方式也无法衡量的。中国人能有今天衣食无忧的日子,与袁老对杂交水稻年复一年的研究分不开。国人“衣食无忧”的日子离不开袁老年复一年的研究是因为(     
A.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
B.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021-10-25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高考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版)专题22 发展观
7 .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习近平同志的赞赏,告诉我们(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发展②质变常常发生于不明显的量变中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质的飞跃④量变是事物性质变化的必要准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议题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情境分析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材料二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城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首次“采样返回”……17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

2020年的中国航天精彩不断: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1年,天问继续拥抱火星、空间站建设进行时……中国航天看点多多!


思维碰撞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什么是质,什么是量。
(2)结合材料二,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航天人的探月历程。
2021-10-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9 . 后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材料中描述后母戊鼎的质的语句有(       
①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②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
④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都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2021-10-21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导学案: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