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网红建筑与地标的关系,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地标,是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与时间的积淀。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它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网红建筑的形成不一定来自人们的真实体验,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网红建筑确有其价值与意义,可能会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

有人认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从网红建筑到城市地标,差的不仅仅是时间的积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不断涌现、迭代,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面对城市建设问题,规划者、建设者、设计师都需要沉潜下来,坚守住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立场,为增添建筑之美贡献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特殊性知识分析“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为什么不可取。
2024-02-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不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

3 . 在“互联网+”思维推动下,集结了线上线下教育服务的O2O教育平台崭露头角,在线教育市场获得快速发展。但“资本寒冬”不期而至,教育O2O倒闭潮、O2O教育行不通纷至沓来。归结原因,一方面是资本盲目跟进导致O2O教育同质化严重,从形式、内容和包装上大同小异,拼的是简单粗暴的售课能力,忽略课程背后的效果,以及客户在终端的联结思维与互动体验。更重要的一方面,大部分O2O教育过多关注线上,将课程直接搬到线上平台,完全忽略了线下的作用和价值。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足够广阔,想要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最大程度满足当前在线教育服务的市场缺口和短板,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为终端客户提供精准的教育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家如何在在线教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23-07-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要看到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的。
2022-12-2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战,必将给理论创造,话语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一方面,“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那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的发展必须有中国话语的保驾护航。需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旨归,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凸显自己的价值导向,传承自己的文化精神。我们当下的话语能力还不够强,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了中国之理的真理性,有待于我们把话语之“词”提炼成为“他者”所理解的概念和表述。


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才能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如图)分别以汉字“冬”和“飞”为主体,利用汉字丰富的表意功能与多变的重塑优势,巧妙地将书法艺术、冰雪运动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构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识符号,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冬残奥会会微图形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汉字不仅具有强大而丰富的表意功能,而且其字形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丰子恺先生称其“天生成是美术的”。


然而,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汉字的使用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数字化让汉字使用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大大拓展了汉字的表现空间和形态,满足了人们多元、多样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表达;另一方面,粗制滥造、任意破坏汉字形体而成的另类字体,似乎成了汉字使用的“时尚”,特别是一些拙劣的字体产品被出版、影视、报刊等大众传媒使用,给汉字规范化使用带来了新的冲击。例如,除古今知名书法家的书迹进入字库外,一些明星、网红等的手写体也成为数字化汉字,出现了笔画多余、部件错误、偏旁混淆、繁简混杂等现象,既有损于汉字规范,又戕害了汉字美感。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认识智能化时代对汉字的使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早在2013年年初,习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号召“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坚决清理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到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从启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到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一系列有力整治举措推动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实施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二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生动记录着国脉与文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

大运河绵延3200余公里,纵贯2500多年,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地域文化,孕育了增运文化、水利文化、商事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形态,是我国文化和旅游资源高度聚集的地区。

为了强化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将大运河打造为“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的出台为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带来了新契机,也为沿线各省市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2)结合材料和哲学知识,分析应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落实好《规划》的要求。
(3)就大运河沿线各省市如何保护好本地的大运河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2021-02-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海原县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家必须坚持“有保有压”,坚决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保”就是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压”就是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把那些技术含量低、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特别是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控制下来。


从哲学上分析“有保有压”的方法论依据。
2020-08-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海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指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精神产品,属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上层建筑。从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它承载着社会诉求、教化理想、审美判断等精神内容,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因而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从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方式来看,文化以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存在,具有一般商品都具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统一。正确把握“两种属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产品的属性。

10 . 材料: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媒体融合要主动适应变革,讲究策略、优化布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积极发展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紧迫课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