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辩证否定的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红毯到秀场,明星把它当作活动“战袍”;社交平台上,穿搭博主纷纷测评推荐;热门景区里,许多人着“新中式”拍照打卡……“新中式”从小众爱好到爆火出圈。看似一夜爆火,但“新中式”的走红,绝非一日之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年来,随着国潮兴起,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服饰感兴趣,有人戏称为“血脉觉醒”。顺时应势,改良汉服使之满足更多人的日常需求和审美意趣,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也由此打开了更大的市场。“新中式”出圈、汉服走进大众视野,可以说是消费者与市场双向奔赴的结果,带动传统服饰焕发时代光彩。

典雅而不厚重,独特又不浮夸,好看又实穿的“新中式”,在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衣橱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新中式”走红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式的美,并且“新中式”还扬帆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载体。

不只是服装,“新中式”的风还刮到家居装潢、奶茶餐饮、美妆时尚等多个领域,创新着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新中式”的流行,就像是一扇窗,为人们开辟了了解传统文化的新渠道。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中式”走红出圈的意义。
(2)以“新中式”为代表的血脉觉醒是对创新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加以说明。
(3)“新中式”这股风,源于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的一句“中而新”,如今“新中式”正成国人热捧风潮,万物皆可新中式,请你为新中式+设计两套方案。
2024-05-22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蓝图鼓舞人心,谋新篇踔厉前行。

2022年10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必须牢牢把握“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战略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和“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过程经历了“否定—改造—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传承创新”的转变。近代以来,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下,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受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排斥居于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要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融相通、协力共进。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3)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撰写两条宣传口号,并注明哲学依据。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围绕“坚持自我革命”这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强调,“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我们党穿越百年风风雨雨,始终“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党仍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警示全党: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坚持自我革命对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的新决策新部署,是历史赋予海南的新使命,必定面临一个又一个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创新。2020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省强化创新驱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新成就,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之年,要全面加强制度创新,优化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能;推进体制机制集成创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创新,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实施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天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加强海南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丰富文化惠民活动。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大胆创新,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创新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992年,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实现载人往返,标志着第一步战略完成。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对接,突破了两者的对接技术;2017年4月,突破了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30年来,中国人在太空越走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未来五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对无止境的宇宙探索来说,建成空间站也只是未来征程中的一个起点,融合了梦想和实干、凝结了奋起和荣耀、积聚着创新和坚守的中国航天事业,将迎着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远大目标,向着星辰大海的更远更深处不断进发。

材料二   《只此青绿》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通过最专业的文博单位、文艺院团和权威党媒的携手,将艺术生产、转化、运营、传播融为一体,一遍遍地排练,一次次的超越,创作者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终呈现了一部史诗级精品。其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运用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意念的流动构建起全剧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物的虚实交错、情感的古今交融,将悠远绵长的传统文化意象,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成为一票难求的线下演出大热门,其精华段落曾先后登上B站跨年晚会、央视春晚。


(1)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到了渐进性与突破性的统一。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舞剧《只此青绿》是如何赋予传统文化无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的。
(3)请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并为传承这种形式书写一条活动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不超过20个字)。
2022-07-0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事。"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在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上,在改革开放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和自我革命方面下足功夫,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在一百年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自我革新,不断积淀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责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自我革命的伟大品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中,凝聚成气势磅礴之力,激励中国人民鼓起迈向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推动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2021年9月29日,中央宣传部发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并要求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精神谱系的。
2022-06-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建党百年历史经验之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革命的历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逐步将一个以农民占多数的党锻造成为一个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开创了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


“欲治其国,修身为本”,党的自我革命成就了百年辉煌。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引用并创造性地解读《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出了“实事求是”一词,将其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把《礼记礼运》中的“小康”社会理想应用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习近平用“于安思危,于治忧乱”警示党要始终满怀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坚持自我革命是建党百年历史经验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自我革命逐步将一个以农民占多数的党锻造成为一个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党,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自我革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的政治勇气向党内硕瘴痼疾开刀,开创了党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为什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揭示了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班级拟开展“学史崇德·感恩奋进”主题班会,请你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2022-04-18更新 | 4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法治文明源运流长,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摒弃古代“重刑轻民”“利不上大夫”“外法内儒”等封建法律思想糟粕,汲取古今通用的法治思想合理内核,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常讲的“奉法者强则国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均能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找到历史根源。

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阐释了“法治中国”的命题,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新时代法治道路和法治体系进行全面规划。一系列新概念、新命题、新论断,解决了新时代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湖南·模拟预测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一播出就“火出圈”,连上六个热搜。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不仅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中国人最重视的团圆,更将这种境界上升至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中秋奇妙游》以唐宫小妹家族新成员唐小月追寻与父亲团圆的奇妙之旅展开,在延续历史文化命脉——中秋团圆的基础上,将节目内容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上,综合刺绣、花样剪纸、皮影、舞狮等经典传统技艺,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秋奇妙游》采用5G+XR技术通过虚拟场景呈现,给观众带来超凡的视觉震撼。晚会抛弃“演员演,观众观”模式,将整个现场变成一个“网剧+网综”的形式架构,用剧情的推动来触发节目的呈现,舞台、观众……统统打破边界,玩在一起,互动形式层出不穷,趣味也层出不穷,以至于不少观众都在抱怨:“为什么只有短短60分钟,我们没看够。”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中秋奇妙游》是如何成功的。
2022-03-24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