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9 道试题
1 . 央视牵头策划的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再现诗词中的家国情怀和人间真情,呈现了一部将中华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与现代视听艺术相结合的动画作品。《千秋诗颂》动画作品的创作成果佐证了(     
①创新能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                           
②人们能有意识地构建主观需要的联系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④科技赋予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材料二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正确性。
(2)有人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因而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两个结合”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运用。试列举两条唯物辩证法原理,从中感悟“两个结合”的科学性。
3 . 漫画《“听明白了吗?”换成“我说明白了吗?”》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需要(     

①从训导到合作,努力营造和谐氛围
②从旁观到参与,构建创新思维土壤
③从鼓励到传授,体现平等合作关系
④从主体到客体,激发独立批判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升级现实挑战,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强调依靠科学理论的新发现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②为各国生产力的跃迁提供了最佳方案
③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④解决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7更新 | 478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跨越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创新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艰苦拼搏谱写出来的。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书写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辉煌。弘扬抗疫精神是基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③抗疫精神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④抗疫精神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国务院总理致辞指出,前进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挑战,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任重道远,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上述材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面对我国发展中的所有机遇和挑战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要客观分析发展现状
③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坚持理论创新是我国深化改革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2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7 . 纵观世界历史,真正强大的国家,无一不是制度文明的集大成者。接近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前半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改革;后半程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理论基础的上的实践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③创新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创新是引领并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4-02-2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与其他航天大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元器件、原材料水平甚至单项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坚信,只有立足自主创新,才能面向国际、赶超国际。我国不断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协同作战,创造性的运用系统哲学思想、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系列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三大载人航天关键技术。2021年,我国航天员不但首次进入自己国家的空间站,而且分两批进行了三个月和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这些辉煌战绩,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载人航天科技自立自强的。

材料二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硕果累累,一个个“幸福路”“繁荣港”在各国铺展:中老铁路让老挝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间接为老挝增加10万余个就业岗位;雅万高铁跑出东南亚“最快速度”,当地通行条件得到巨大改善;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超过3000亿美元,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共建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硕果,离不开中国品牌、中国制造的深度参与,离不开中国“真金白银”的支持。截至2022年末,中资银行对“一带一一路”共建国家贷款余额合计约5.4万亿元,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面对“一带一路”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少数西方国家坚持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炒作中方制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陷阱。根据世行数据测算,非洲国家政府外债中12%来自中国,35%来自西方国家。中方贷款的利率是2.7%,而西方国家贷款的利率则为5%,几乎是中方的2倍。

(2)长期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污蔑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制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陷阱。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加以批驳。
(3)“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未来,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希望。”请就广大青年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两条建议。
2024-02-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期末考试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9 . 最近。某研究所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自古以来,人们就相信“纸里包不住火”,大火也曾无数次“吞噬”人类宝贵的纸质文物。随着这种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的发明,“纸里也能包住火”即将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创新能提高人类思维的水平
②认识无所谓对错,都有存在的条件和范围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对错的标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12-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做到读书不见书、花钱不用钱、办事网上走。推行无纸化不仅节约了资源,也让大家充分看到、感受到了“无纸化”的益处,从而更加主动地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由此可见(     
①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形态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的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创新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普宁新世界中英文学校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文综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