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低生育问题是当今世界人口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应对政策。2021年5月3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一决策部署体现了(     
①制度创新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20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四次大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1年4月,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进入了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相比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此次的修订建议稿,修改84条,新增39条、删除1条,可谓“大修”。这样的“大修”,不是心血来潮。一方面,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道路交通安全的立法却相对滞后。这一修订(       
①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变化与发展          ②旨在通过改革解决对抗性矛盾
③是基于社会生产关系调整滞后          ④体现了我国适时调整上层建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近年来,我国连续多次大范围降低关税:一是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与福祉,全面降低药品关税;二是以开放促发展,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三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较大范围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四是为适应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较大范围降低部分工业品等商品关税。中国主动降低关税总水平是根据我国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在我国降低关税的同时,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由此会引起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这种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行为,将会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不仅不利于该国长远发展,也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我国主动4次大范围降低关税的原因。
(2)运用国际社会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0-03-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图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1)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请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小岗村的改革。
(2)材料二中党中央不同时期出台不同政策,体现了哪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2019-01-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当时,小岗人实行“大包干”的要义只有一个:吃饱肚子,解决温饱,“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一年跨过温饱线,多年未过致富坎”。小岗村改革“先行”的确没有像农村改革典型那样快速发展“先富”起来。从“大包干”之后的发展看,包产到户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但尚没有很好考虑集中力量改善生产条件,发展遇到了困难。改革吃饱了肚子,改革也必须寻求更大发展。2004年,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农村任职干部,被派到到凤阳县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沈浩为第一书记的新的村领导班子,从强班子开始着手解决小岗村发展慢问题。新的领导班子认识到,“地”还是那块黄土地,经济发展的“时”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粮食难以走上致富路,不搞集体规模经营还靠个体单干难以走上致富路。世易时移,阵痛后的小岗因时而变。在沈浩及其村两委带领下,小岗启动“二次土改”,率先推行并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开始跳出种粮单一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和红色旅游业;跳出一家一户生产方式,开始走向规模经营。不仅如此,小岗村的农产品也通过互联网走出去,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打造“互联网+大包干”乡愁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农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将城市消费者与农户搭建直通平台,省去中间商环节,真正让农民增收。据统计,2017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20万元和18106元,分别增长了20.5%和12%。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视察期间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春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小岗村人是如何走出一条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的。
(2)结合小岗村的改革历程,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改革要常讲常新。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以“小岗村的改革对我们党执政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