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经济稳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大国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生产力理论,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先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全新的生产力理论,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方向和具体抓手;同时,新质生产力理论也会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不断完善。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阐述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知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原因。
2024-05-15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新疆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联合监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塑料污染治理是全球性治理难题。作为中国海洋大省,浙江长期以来,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上,主要采取政府对海洋塑料进行回收和统一处理的模式。2020年开始,浙江改变这种模式,探索“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吸纳沿海民众加入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联合塑料应用企业,设立“蓝色联盟共富基金”,对过去一直当作废弃物的海洋塑料进行价值二次分配,变废为宝,惠及一线收集群体,达到生态与富民的“双赢”,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走出一条“政府引领、市场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路子,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提供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

2023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浙江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说明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浙江“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体现的创新思维。
2024-04-1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检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3 .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和支撑力
②应当摒弃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
③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要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④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3-2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监测(二模)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4 . 2024年1月13日上午,安徽省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要求,确保改革不停滞、工作不停顿、干劲不减弱,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机构改革成果。上述要求(     
①指导上层建筑的改革,符合先进经济基础的要求
②坚持了生产力标准,站稳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立场
③把握了社会生活本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④正确预见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社会发展进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针对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推进中司法实践面临的管辖权国际冲突等问题,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修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更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更好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该法的修改表明(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③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④社会发展是在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中实现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团地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依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重塑,形成在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由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行政部门具体落实的架构。金融监管改革再上新台阶,有利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改革说明(       
①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推动社会发展
③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对抗性矛盾
④通过强化监管,将金融领域矛盾斗争性成功转化为同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部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实质是
A.改革生产力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
B.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经济基础以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
D.调整上层建筑以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2024-02-01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8 .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       
①以颠覆性技术逐步淘汰传统产业                 ②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新兴产业发展       ④坚持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培育新型劳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材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①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上层建筑的变革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解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国家网信办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规则以防患于未然。这是我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也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具体体现。国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立法(       
①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是为了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体现了社会意识都能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
④适应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