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工程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在首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举办这一表彰大会(     
①可以激励建设者立足本职工作,通过劳动成就梦想
②凸显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手段
③旨在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④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和国家推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工作。通过三年行动,国资国企在公司治理、经营机制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进一步强化了国有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①是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的有效举措
②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以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③说明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都能带来社会进步
④说明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依法对爱国主义价值观作出的“明确”和“感召”,旨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位国民心中牢牢扎根,激励人们把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投身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实践,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该法的出台(     
①是社会实践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期盼在法律中的反映
②说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始终是同步的
③是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是基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3-15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漳州市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林业“地票”改革试点,积极破解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不清、权益不均、变现不易等问题,为人口多、林地少、林权分散的沿海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林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这表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改革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动力
④改革能使社会基本矛盾都得到解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1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着眼于处理好新形势下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一主线,探索完善农民财产权益更加充分、农村集体经济更有活力的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充分激发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①说明社会意识能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②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矛盾
③表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社会历史的发展》课本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024-03-09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5.2 课前预习
7 . 2024年第2期《求是》杂志载文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在不同历史时代建立不同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①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②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矛盾各不相同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促进改革开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的实施将进一步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是基于(     
①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经过多年发展,浙江A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富村”。2019年,A村携手周边24个村开启了共富之路。成立乡村振兴联合体,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通过产业大统筹,因地制宜、分片打造有品牌特色的产业带,形成产业共富联盟;成立振兴发展公司,创新入股联营模式,鼓励村民以人口、现金、资源入股,建立民宿加盟、游客分流等机制,推动A村游客向周边村庄分流,形成共建共享机制。2022年,25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70.59万元,经营性收入1266.82万元,分别增长9.41%和29.56%。现在的25个村产业兴、村镇美,吸引着很多乡贤和年青人来创业。

A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途径。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符合时代精神的《A村村规民约》和《A村行业规则》;在村中心建设法治广场,展示优秀法治文化精神,在村路两旁竖碑叙述法治小故事,设立移动书屋免费向村民和游客提供法律小知识;成立“民情调解室”,聘请司法干部和律师,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回应游客诉求。现在的A村乡风文明、治理有效。A村带领着周边24个村正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上。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写一篇短文点赞A村的共富之路。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4-03-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5寻觅社会的真谛
10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中重大制度创新。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A.改革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C.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2024-03-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4 练习5寻觅社会的真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