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 >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3 题号:16675813
正常情况下,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防止解旋的单链重新配对,使DNA呈伸展状态,且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与SSB功能相关的推测合理的是(       
A.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以分开
B.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复制
C.SSB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
D.SSB与单链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某细胞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H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得到4个子细胞。下列关于该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
B.细胞内放射性同位素迅速升高的时期在分裂间期
C.4个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的比例不一定是100%
D.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020-02-05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2】某精原细胞(2n=8)的核 DNA 分子双链均用 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为 1/2
B.若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 14N,则细胞分裂过程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若子细胞中 15N 的染色体有 6 条,则该细胞发生的是减数分裂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含 14N 的染色体有 4 条
2021-06-19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3】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2N)的核DNA分子双链均被32P标记后,置于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完成2次细胞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4个子细胞均有放射性,则该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
B.若产生的子细胞中3个具有放射性,则该细胞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C.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子细胞全部具有放射性
D.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没有放射性
2022-04-21更新 | 2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