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题型:单选题-单选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0 题号:17746610
将某二倍体动物(2n=6)的一个精原细胞全部核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用32P标记,然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两次连续的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后的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带有32P标记
B.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3条
C.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Ⅰ分裂,则形成的子细胞中,含亲代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6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口腔上皮细胞   ②合子   ③极体   ④子叶细胞   ⑤初级精母细胞   ⑥次级精母细胞   ⑦种皮细胞
A.①③④B.③⑥C.④⑤D.⑥⑦
2023-02-09更新 | 1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为高等动物精细胞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据图比较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形成,其中正确的是(       
A.AB段均发生染色体复制,DNA和蛋白质均加倍
B.BC段均发生细胞质、染色体及核DNA的均等分配
C.着丝点分裂导致C—D的发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组加倍
D.处于DE段的细胞为精细胞或卵细胞,卵细胞略大于精细胞
2020-03-15更新 | 2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是一个精原细胞生成的精子,A、B、C、D四个选项中错误的是
A.AB.BC.CD.D
2019-01-14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