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生物综合库 > 遗传与进化 > 生物的进化 >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8787795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五个基本条件,即在种群______的前提下,不发生______、不发生______、不发生遗传漂变、没有基因迁移,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不是随机的,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家蚕(蛾)触角节数有多节、中节、少节之分,分别由B1、B2、B3基因控制。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B1、B2、B3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并完成五组杂交实验(各组杂交亲本只用一对家蚕),部分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F1
多节雄性×少节雌性多节雄性:少节雄性:多节雌性:少节雌性=1:1:1:1
多节雄性×中节雌性多节雄性:中节雄性:多节雕性:中节雌性=1:1:1:1
中节雄性×多节雌性多节雄性:中节雌性:少节雌性=2:1:1
少节雄性×多节雌性
中节雄性×少节雌性

(1)B1、B2、B3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因________________不同,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同。
(2)根据一、二、三组的杂交结果分析,B1、B2、B3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填“常”或“Z”)染色体上,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组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获得F2,理论上推测,F2雌性个体中B1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4)推测表中四、五组杂交的结果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5)人类对于家蚕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在其染色体图谱上已能确定200多种基因的位置。在家蚕的杂交实验中,绝大部分非等位基因能实现基因重组,但有些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有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重组的概率很低,从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节长基因、卵型大小基因和卵色基因等,只在雄性个体中能发生基因重组,使子代雌性表现重组性状,由此初步推测:这些基因________________
2022-03-07更新 | 310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 2019年9月到2020年2 月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燃烧7个月,烧毁逾1000 万公顷土地。火烧程度不同对植被演替的影响也不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不同强度的火烧形成的大小斑块往往镶嵌在一起, 构成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____________(填“生存竞争”或“资源利用”)。
(2)轻度火烧后植被能在较短时间恢复到以前的面貌,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火灾后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群落类型,由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环境条件决定。
(3)适当“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对该生态系统是有利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特别大规模的火烧后很可能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一段时间后外来物种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则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 (填 “是”或“否”)。
(5)森林大火后可能引起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次生危害,这体现了森林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____________价值。
2020-05-09更新 | 282次组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蛾(其幼虫叫桦尺蠖)。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的。在19世纪中叶以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树干上长满了浅色的地衣,桦尺蛾几乎都是浅色型的,该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很低,在5%以下。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使地衣不能生存,结果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的桦尺蛾却成了常见的类型,S基因的频率上升到95%以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树干变黑会不会影响桦尺蛾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________,原因是_____
(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______,原因是______
(3)在这个过程中,桦尺蛾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假如在1870年,桦尺蛾种群的基因型频率SS、Ss、ss分别为10%、20%、70%。在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那么在第二年S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s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四舍五入,答案取整数)
2023-08-07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