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207271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多次调整。发展格局调整的本质是基于国际国内矛盾和中国发展现实作出的长期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立自主完成了早期工业化原始资本积累,这一阶段主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改革开放后,在国民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我国逐渐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国际大循环逐渐占主导地位。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不确定性增加,我国适时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面对世界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双循环中,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国内大循环是主体,要求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为了更好融入并带动国际大循环。另一方面,国际大循环是支撑,通过国际大循环能够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更大空间和更多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如何认识和处理好双循环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和沃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各地用好“守”和“变”的辩证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请任选一省市的做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如何用好“守”和“变”。
2019-07-04更新 | 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人们的需求档次逐步提升,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方面的需求,需求内涵和品质不断提升,但由于供给不充分,这些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18-02-03更新 | 9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以下是国际某著名调查机构2016年就中国政府公共政策对本国竞争力影响对中国企业高管的调查统计表:



(1)阅读图表信息,指出其中政府政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最大的有利因素和最不利因素是什么?就其中最大的有利因素,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其道理。
(2)有些企业高管们认为中国政府日趋完备的劳动者权利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增加了企业成本等,对企业竞争力构成劣势。请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020-01-09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