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2195210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材料一   粗钢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原料,用来制成各种规格的管材、铸件等。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粗钢生产国,全球占比最高达到56.7%。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亿吨。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粗钢价格飙升,我国粗钢出口量明显增长。2021年我国粗钢净出口4096.1万吨,较2020年增加2451.6万吨。但同时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门类中碳排量最大的行业。

材料二   铁矿石是生产粗钢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我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且缺乏定价权。下图是2019-202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情况。

有观点认为,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应扩大粗钢产量并增加出口。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贫富差距过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调整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呼声此起彼伏。因调整方案不明朗,引发了部分“富人”的担心与焦虑,他们急着转移财富,甚至移民境外。收入分配问题本身十分复杂,涉及面很广,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各自拥有的分析资料不同,对收入分配改革的认知度不同,所以各部门之间存在不同看法,而在调整过程中,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受益或受损的程度不同,因此所持立场也不一样。当然主要是由于改革方案出台会对现行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必然不满意,成为方案出台和实施的最大阻力。
材料二 2016年,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
2016年10月21日,国发[2016]56号《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决定按照坚持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坚持多条增收渠道相结合,坚持促增收与降成本相结合,坚持鼓励创收致富与缩小收入差距相结合,坚持积极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实施激励计划,营造激励奋发向上的公平环境,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各类社会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造社会财富,共享发展红利。
2016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稳定提高基本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允许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等激励措施,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构建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使收入分配改革措施让更多群众满意?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收入分配改革措施是如何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2017-03-26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探索高海拔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改革创新向更深领域推进,赋予经济发展更强动力。西藏以深化土地改革为重点,农牧区综合改革取得突破。家庭农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逐步发挥其在农业农村改革中的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增强统筹协调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富民等方面综合发力,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经济活跃度不断提升,发展韧性更强。城乡收入差距在收窄,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西藏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经济结构,特色优势产业链条不断升级。以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原生物、边贸物流、高新数字为代表的西藏特色产业,带有绿色发展基因,具有可持续性,持续推动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增强经济联动性。西藏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托国内大市场、人才库、资金池,发挥区位优势、通道优势、经贸合作优势,对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来,西藏坚持“四个不摘”政策,保持现有帮扶工作体制不变、机制政策不断、力度不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深化,监测预警机制逐步健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产业提档升级、强化就业帮扶、加强金融惠民、加大消费帮扶、兜牢民生底线、激发内生动力等举措,有效实现了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西藏模式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023-12-20更新 | 84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和货物进出口情况

类别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7233.117.4
货物进出口198021.89.4

材料二   2022年7月,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在海南海口成功举办,让全球客商分享了中国机遇,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成为一个成功、精彩、难忘的自贸港消费盛会。据统计,本届消博会总进场观众超28万人次,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数量超4万人;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955家企业(包括国际展区1107家、国内展区848家),2800多个消费精品品牌(包括国际展区1643个、因内展区1200多个)参展。据初步统计,超过90%的参展企业参加第三届消博会意向明确。


(1)解读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举办消博会既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10-08更新 | 1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